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0248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6
《比例尺的教学案例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例尺的教学案例及反思邹文英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比例尺。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这类应用题。教学重点: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教学准备:世界、中国地图、房屋设计图纸等,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 :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二、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比例尺。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比例尺?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查看。(地图、建筑平面图、机器零件图
2、纸等)教师也打开课件展示给学生看。问:这些图形是怎样画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这就确定了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例尺。三、教学新课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4(电脑出示),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a.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b.学生试做。(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厘米:10米=10:1000=1:100
3、 (3)归纳总结:根据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拿出学生收集到的不同图纸,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它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师总结: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b.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c.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注意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2、练习。(课件出示)(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a.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
4、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200/1。b.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200/1。c.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200:1。d.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40000/1。e.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5/1。f.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200:1。(2)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3、教学例5。(课件出示)(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可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
5、查。有意识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方法板演后,讲解。(2)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四、巩固练习1、填空:(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比例尺表示()和()的比。(3)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4)在比例尺是4: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8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完成课本第9页的1、2、3题。3、四人小组拿出一份地图,根据比例尺,随意测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五、总结六、作业:实践与应用1、量出教室或你的房间的长与宽,用1:100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2
6、、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如果画在1:25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相距多少米?反思:《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反思这节课,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施全方位课程目标,关注学生
7、的学习情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整堂课,我努力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习是投入的,态度是积极的。当然课堂中有的学生会随意发问,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不清楚的问题会自由讨论,课堂上会较吵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较自由、热烈的状态中的,他们的记忆会更深刻。2、创设具体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
8、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