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300327
大小:20.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6
《内窥镜发展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窥镜的发展史人类探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探索周围环境奥秘的兴趣,内窥镜就是人类窥视自身体内器官的重要工具。古希腊名医,有着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0)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该诊视器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器械十分相似。类似的诊视器还发现于庞培遗迹(Pompeii,意大利古都,公元79年火山爆发,全城淹没),这些诊视器曾被用于窥视阴道与子宫颈,检查直肠,并用于检视耳、鼻内。当时进行这些检查时利用的是自然光线。内窥镜的真正发展还是起于近代,一般可将其发展阶段分为:硬管式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超声与电子内窥镜等阶段。
2、一、硬管式内窥镜硬管式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放式硬管内窥镜阶段与含有光学系统的硬管内窥镜阶段。1.开放式硬管内窥镜1806年德国法兰克福的Bozzini制造了一种以蜡烛为光源的用于观察膀胱与直肠内部的器械,由一花瓶状光源、蜡烛和一系列镜片组成,他将其称为"LICHTLEITER",虽然“LICHTLEITER',从没用于人体,Bozzini仍被誉为第一个内窥镜的发明人。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这种检查方法,Bozzini也因他的“好奇心”受到维也纳医学院的处罚。第一次将"LICHTLEITER”运用于人体的是法国外科医生Desormeaux,因此他被许多人誉为“内窥镜
3、之父”,他的“LICHTLEITER"是以烧煤油和松节油的灯为光源,灯的上方带有烟囱,并用透镜将光线聚集以增加亮度,可想而知灼伤是进行这种检查时的主要并发症。虽然这种内窥镜可以到达胃,但光线太暗,所以“LICHTLEITER”主要用于检查泌尿系方面的疾病。1868年,Desormeaux和Segelar第一次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内窥镜”一词。也是在1868年,Bevan用食管镜取出食管异物。次年Pantaleoni借助子宫镜在一老妇人子宫内发现一息肉并用化学试剂进行烧灼。受演艺者吞剑的启发,Kussmaul于1870年将一直的金属管放入一演艺者的胃内来观察胃腔,这样第一台食管
4、胃镜就问世了。1867年,来自Breslau的牙医Bruck以电流使铂丝环过热发光并以之作为光源来观察患者的口腔,他可以称得上是使用内光源的第一人,Bruck后来又发展了一种水冷装置以避免过热的铂丝灼伤组织。2.含有光学系统的硬管内窥镜1879年柏林泌尿外科医生Nitze制成了第一个含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即膀胱镜),其前端含一个棱镜,该内窥镜借用的是Bruck的照明方式,同"LICHTLEITER"一样,该内窥镜仅被用于泌尿系统。Nitze在膀胱内循环冰水以避免热灼伤,由于该内窥镜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Nitze还利用它拍摄照片。后来Nitze在他的膀胱镜中引入了操作管道,通过
5、该管道可以插入输尿管探针进行操作。1880年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三年后格拉斯哥的Newman用小型白炽灯替换了原膀胱镜中照明所用的电热丝,1887年Dittell将灯泡置于膀胱镜的最前端,这种照明系统成为那一时期内窥镜所采用的标准方式。BoisseauduRocher于1889年介绍了一种目镜可与外壳分开的内窥镜,通过外壳还可使用不同的透镜系统。内窥镜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成功应用,促使人们将其应用于人体的其他部位。1881年Mikulicz和Leiter采用Nitze的硬管光学系统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个适用于临床的胃镜,Mikulicz在维也纳Billroth外科门诊部用
6、该胃镜对许多病人进行了检查并获得诊断结果。1895年Rosenhein研制的硬式胃窥镜由3根管子呈同心圆状设置,中心管为光学结构,第二层管腔内装上铂丝圈制的灯泡和水冷结构,外层壁上刻有刻度反映进镜深度。1911年Elsner对Rosenhein式胃窥镜作了改进,在前端加上橡皮头做引导之用,但透镜脏污后便无法观察成为主要缺陷,尽管如此,Elsner式胃镜1932年以前仍处于主导地位。1898年Killian制成并成功使用了第一个支气管镜。1901年德国德累斯顿外科医生Kelling为了观察气腹对狗腹腔内器官的影响,他用Nitze发明的膀胱镜直接通过腹壁插入腹腔进行观察,并称其
7、为“koelioskopie",即体腔镜检查,这就是现代腹腔镜的前身,但第一次在人身上使用这种方法的却是瑞典内科医生Jacobaeus,1911年Jacobaeus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对人体腹膜腔、胸腔及心包腔的检查,他还第一次提到“腹胸腔镜”这个词。二、半可屈式内窥镜随着光学系统的引入,硬管式内窥镜虽然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但由于内脏器官多存在解剖上的生理弯曲,用硬管式内窥镜难以充分检查,半可屈式内窥镜应运而生。早在1881年Mikulicz就曾发展出前端三分之一处可成30度角的内窥镜,Kelling也曾设计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