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232658
大小:12.4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30
《小班认识形状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班认识形状教案反思【篇一:小班《认识大小》教案和反思】《认识大小》活动目标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准备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一个玩具圈。活动过程一教师启发谈话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兴趣)二讲授新课1教师拿出一只紫色的大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教师再拿出一只黄色的小猫,让幼
2、儿认识颜色和大小。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2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教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幼儿比较颜色和大小。3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4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大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5教师谈话:两只猫玩累了,我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
3、车送给哪只猫?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活动所学习的内容。四知识拓展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认识大小》活动反思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现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都争着要说。本次
4、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娇娇老师给我的建议非常的宝贵,有如下几点:1.活动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幼儿实际的年龄特点,注重以幼儿为主体,确定幼儿的主体性地位,目标维度上的定位要更加具体一些。2.对幼儿的评价语言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说“你的小眼睛真会观察!”,“看来,你在用心听老师说话哦!”3.延伸活动可
5、以让幼儿在家,找家里的物品,来比较大小。【篇二: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教案及反思(精选范文)】小班科学活动:《按图形分类》(数学)东郊幼儿园翁雯雯活动目标:1、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进行分类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活动准备:1)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各一个2)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3)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趣1、出示大圆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幼儿按老师出示的图形回答问题)2、教师扮演图形妈妈自我介绍:我是xx图形妈妈。引导幼儿跟图形妈妈问好,加深印
6、象。二、送图形宝宝回家1、教师继续扮演引趣:我们的图形宝宝们还没有回家,小朋友能帮帮我们吗?要是看到图形宝宝请送它们回家2、出示带有图形标记的房子大图。提问:小朋友说说哪座房子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认识图形标记3、请图形妈妈回家等图形宝宝(教师用大图形示范,学说句式:我送xx回家)5、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图形宝宝送回相应的家,并试着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6、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要求一次只能送一个图形宝宝回家。其他幼儿评价三、指导幼儿操作材料《我送图形回家》1、分发材料,让幼儿分组按照标记,把图形分类。
7、2、要求边送边说:我送图形(三角形、圆形等)宝宝回家。课后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比较枯燥的,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按图形分类的活动,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一、活动刚开始我设计的是图形妈妈来求助,我采用了拟人化的图形卡片,幼儿的注意力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容易开展了。小班的孩子们能顺利地认识并说出图形的名称,这个环节较为顺利。二、第二个环节中送图形宝宝找家。原来我设计的是引导幼儿对房子进行观察,发现房屋上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标志,从而
8、确定是哪个图形的家。但因为是借班上课,可能对小朋友们不是太了解,可能是我对问题阐述得不够清楚,幼儿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发现房子里没有图形宝宝。孩子们有模仿性,一个小朋友这样回答后,再提问了两个小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