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

ID:5921984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_第1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_第2页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一)——古代汉语疑问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教学背景】1、内容分析:“古今汉语词序最大最普遍的差异表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杨剑桥)一般说来,汉语里宾语作为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总是放在动词的后面,但是在某些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之前;此外,在古代汉语的介宾结构里,宾语也在一定条件下置于介词之前。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通常叫做宾语前置。这种语言现象的古今差异,对我们今天的古文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了解这种语言现象,对于阅读古文是有一定的帮助的。2、学情分析:《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本科生,他们在中学和大一的《古代文学》课上已经

2、学过一些文言文,对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大一的《现代汉语》课上也学习了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了较高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教学目标】1.能理解语序在汉语中的语法意义,掌握古代汉语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所需的语法条件。2.在具体的文言语句中,能辨识宾语前置这种语言现象,从而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古代汉语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所需的语法条件。难点: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与练习相结合【教学环节】一、了解古今汉语动宾结构的相似之处古代汉语的动宾结构通常的语序是动词在前,

3、宾语在后。这跟现代汉语是一样的。例如:[十年春],齊師伐我。(《左傳·莊公十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左傳·僖公四年》)二、学习古今汉语动宾结构的不同之处(一)但是在某些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之前;此外,在古代汉语的介宾结构里,宾语也在一定条件下置于介词之前。这种语言现象,通常叫做宾语前置。了解古代汉语的这种语言现象,对于阅读古文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古代汉语常见的宾语前置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在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前。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疑问句,二是必须是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充当前置宾语的疑问代词主要有“谁”“何”“安”

4、“奚”“孰”“焉”“胡”“恶”等。(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我欺骗谁呢?我欺骗上天吧?既富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么?注意: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如: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下臣的确没用,又敢怨谁呢?(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常见于介词“以”“為”“與”,例如: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为何在这被围的城中这么久还不离开?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戰國策·齊策)何以为家如果没有年成,那怎么拥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

5、么会有国君?三、知识点总结:1、古代汉语疑问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疑问句,二是必须是疑问代词充当宾语。2、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四、课堂练习:1、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1)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2)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3)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2、课内阅读:4·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孔子说:“参啊,我讲的

6、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五、拓展延伸:1、分析下列成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去何从?2、分析下列词语,思考其动宾关系::“自信”“自救”“自尊”“自爱”“自重”“自杀”“自夸”“自卫”“自问”今天的“自救”“自尊”“自爱”“自重”“自杀”“自夸”“自卫”“自问”“自信”等中的“自”既是动作的主体,又是动作的对象,是古代句法结构遗留在现代汉语复合词中的痕迹。综上所述,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培养古

7、书的阅读能力,更好地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需要。课后练习:1、下面的句中有无宾语前置?如有,指出其前置宾语,并说明其前置的条件。(1)君奚為不見孟軻也?(《孟子·梁惠王下》)(2)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論語·子路)(3)梁客辛垣衍安在?(戰國策·趙策)(4)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又誰敢德?(左傳成公三年)(5)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6)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7)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8)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韓愈:祭十二郎文)2、课外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