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

ID:59215676

大小:3.0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10-30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_第1页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_第2页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_第3页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_第4页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炼句(2019).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古诗词鉴赏炼句学习目标:一、把握高考常见的炼句题型二、掌握诗歌炼句答题的步骤一、考点解读高考在诗歌语言鉴赏中,常设有句子赏析题。赏析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1、(广东卷)“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2、(重庆卷)“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3、(福建卷)“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全国新课标)“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辽宁卷)“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2、6、(全国新课标)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7、(江苏卷)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提问方式:1、某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2、某句妙在何处?3、请结合全诗赏析某句。答题步骤:(结构、内容)内容:(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具体分析(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关键字词)。(3)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构:关注位置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诗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作用:点题、点明时令季节、统领全诗、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2、尾句作用:总结、升华主题、卒章显志、照应上文、意味深远等;3、中间句作用:过

3、渡、伏笔、转换话题等。一、浅层面上对句意的理解。二、较深层次上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情感的挖掘和评价。考查内容高考链接: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5分)评一评比一比1评一评比一比2评一评比一比3评一评比一比3参考答案这句诗写出了高俊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第一步解释句意)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俊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和云层形成了跃动和静态相结合的画面。(第二步具

4、体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紧承上句的“雨去”,又以景语做结,有含蓄隽永之美。(第三步点明作用)赏析句子题型答题方法总结1.解释该句的含义。2.指出在用词和表达技巧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的位置,分析其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21-22题。(7分)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②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③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②强整:勉强整理。③翠袖:和下文的“玉手”皆指歌女.22.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

5、,数点寒鸦。”(5分)学以致用:2016.4.温二模①这句诗描绘了茫茫天涯,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凄凉的情景。第一步(解释句意)②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这是景语,又是情语;通过斜阳与寒鸦营造了凄凉的氛围;又以“一抹”修饰“斜阳”,以“数点”修饰“寒鸦”,更增添景物冷落、孤寂之感;(从“以景结情”角度作答亦可)第二步(具体分析)③在这凄凉与冷落之景中,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第三步(明效果)方法,你记住了吗?牛刀小试2016高考浙江卷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

6、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21.寝园里到处是残破的石马,废弃的宫殿里铜驼在悲伤地哭泣。该诗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参考答案解析: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主要应该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进行赏析.教学反思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歌鉴赏的炼句题型,主要从方法和答题步骤方面进行了点拨和归纳

7、。第一,阐述句意,描摹图景。第二,从手法上进行分析。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分析表达技巧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