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15494
大小:698.54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9-06
《《诗歌鉴赏之炼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味语言---炼句“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技巧型内容概括由考题看考查角度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感情
2、主旨结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4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赏析型《宿洞霄宫》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二、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三、炼有特殊句式的语句题型概说四、比较那一句更好(或那个版本更好)
3、倒装:①合乎音律②突出强调省略句:由诗歌的凝练所致。①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②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提问方式: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句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有特殊手法的指出手法(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2、结合文意赏析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同意。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时
4、候才能够收拾好田园,和儿女一起合家煮茶?(步骤一)本词上片通过今昔对比写对妻子的思情之长,思情之苦,下片通过“残照”“归鸦”描绘了清冷苍凉的秋景图。(步骤二)此情此景中,词人想象出一副其乐融融的秋夜合家品茶图,借此突出了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和思乡思亲之情。语言朴素平实,却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步骤三)(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
5、妙在何处?(二)赏析类题【参考答案】这句诗写出了高峻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嵩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寄寓着作者的理想追求(第一步:解释句意)(第二步:具体分析)(第三步:点明作用)答题步骤:(结构、内容)内容:(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结构:关
6、注位置(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这句诗写出了雨过天晴,山色变得苍翠的景象。一个“骤”字,写出了暴雨来得快,也去得快。由“雨”到“晴”到“山绿”,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观。表达了牧童因雨过天晴而轻松愉快的心情。第一步:解释句意第二步:具体分析第三步:点明作用望月有感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
7、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2)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
8、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诗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作用:点题、点明时令季节、统领全诗、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2、尾句作用:总结、升华主题、卒章显志、照应上文、意味深远等;3、中间句作用:过渡、伏笔、转换话题等。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