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

ID:59211233

大小:344.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9-26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8讲认知与记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讲认知与脑功能沈显生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主要内容一、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二、视觉三、选择性注意和视觉忽略症四、学习和记忆五、语言六、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时代一、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学 (一)概念认知神经科学是由神经生物学、脑科学与心理学组成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脑的活动及其特点和规律。心理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学习和记忆、语言、思维、推理、智力,以及动机、情绪、人格个性、社会行为和非正常心理等方面。(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了解人类自身

2、——自我意识,无疑是最重要的认知功能,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面孔的自我识别。为医学服务——心理学研究将有助于发展新的神经系统和心理功能的监测、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的方法。为生物领域高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从自然匹配原则到以人脑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二、视觉 (一)视知觉的恒常性1、恒常性实验——举起双手大拇指。2、概念:一个外部的物体,当它相对人眼的距离、方位、角度和照明光线发生变化时,它在视网膜上的成象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然而人对这个物体的视知觉(即你看到的、感受到的)却是恒定不变的,即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

3、、彩色、形状保持不变。或换一句话讲,人对物体的视知觉,不是简单地由视网膜成象所确定的。依靠恒常性,人的知觉更真实地反映了外部物体所固有的特性。3、视知觉恒常性的破坏人提取不变性的能力很强,例如,一个熟人,不论他的脸朝向何方,甚至仅从一个背影我们也能正确地判断他是谁。然而在有些条件下,知觉的恒常性却被破坏了。通过这些恒常性的破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觉的恒常性。请把书倒过来读,多用一点时间你可能读出上面的句子。然而,要读倒着的连笔草书的诗词就非常困难,甚至无法读出。把一个刺激旋转会同时产生1,视网膜象;2

4、,刺激对其周围的环境(以重力为标准)的相对方位这两种变化。究竟什么因素影响人的知觉呢?可作一个实验:把一个正方形纸片贴在墙上,使其下边与地面平行。观察者采用两种方法来看:头保持正直或转45度。在这两种条件下视网膜象的方位不相同,但是这对正方形的知觉并无影响。这说明视网膜象的变化没有起作用。实验2,把贴在墙上的纸片转45度,观察者仍以两种不同的位置去看,结果感到的都是棱形。这进一步说明了刺激相对视网膜的方位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其相对环境的朝向。(续)但是在另一种条件下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当我们两腿分开,身

5、体向下弯曲180度,使头顶完全朝下,眼睛向后看。在这种条件下,相对环境正立的书则比倒立的书难读了!看来,这时书相对视网膜的朝向起了主要的作用。总之,环境的朝向和对视网膜的朝向两个因素都对视觉起作用。4、视觉图象的解释图形分割对知觉非常重要,Hoffman和Richards发现:两个任意形状的曲面作随机穿插时,其相交的边界总是在凹性不连续处。这是客观规律,一个数学定律,或换句话说紧靠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分界线一定是凹性的不连续。现在用这个定律去理解分割的变化,在正看时,两阴影面之间的相交线AB是在凸

6、处,所以这条线必然不会把两侧面分割开来;倒转后线段AB成为凹性不连续的线,它就成了把两个侧面分割开来。(二)视觉识别的三种模型1、模板模型——在记忆中贮存着大量的视觉表征--模板,这些模板都已经被标记和命名。识别就是内部表征与模板相匹配的过程。该模型简单、明确。但是它不完善,主要缺点是:在物体识别中,要实现不变性的抽提,则不但每一个物体需要一个模板,而且这一个物体在每种不同的距离、朝向等都需要一个不同的模板。因而需要大量的甚至是无限多的模板。2、原型模型——多个相关刺激之间的相似性在识别中起了基本的作

7、用。某一刺激总是一类刺激中的一员,原型定义为一类刺激的平均。某一具体的刺激既有它所属的那一类刺激的共同性质,又有它自身与原型的差别,即个性。主要缺点是:对外界刺激究竟如何经过抽象,从而建立内部表征和原型的结构都缺少明确、具体的描述。3、特征模型——在脑的内部,刺激被表征为一系列的特征。识别要经过4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精灵,它们是图象、特征、认知和决策精灵。图象精灵把网膜象转化成初级内部表征。特征精灵搜索包含在初步表征中的特征。认知精灵专门搜索某些特定的特征。决策精灵比较认知精灵的活动水平,并依

8、此作出最后决定。特征检测模型灵活、有效、无需占用太多的记忆容量、对识别过程有更明确的描述,它还得到一些生理学和心理学实验的支持。然而它也有缺陷,主要问题:实验所发现的选择反应细胞并不完全符合检测器的理论标准。它不能解释内容优势效应。(三)视觉刺激的分类反应高等动物的大多数分类功能,是通过学习建立的。猴子可以学会区分动物与非动物、食物与非食物、树木与非树木等。这些知觉分类的神经机制可能在IT和PFC,因为这两个脑区的神经元对图形敏感,并在很多视觉引导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