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

ID:59205448

大小:2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0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_第1页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_第2页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_第3页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_第4页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寄情方寸篆刻艺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第17课时课题篆刻艺术课型新授课课时1周次17目标1、通过对印章的鉴赏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通过篆刻印章的学习,培养细心、沉稳地观察生活处理事物的态度。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印章的学习,初步认识中国篆刻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艺术修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构图章法和特点。教学重点:篆刻的创作。教学环节与内容师生活动白板应用用时一、导入:同学们是否见过下面这些印迹?那这些印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1、师生共同欣赏口印、手印等图案,然后思考印章是如何产生的。

2、幕布聚光灯5分钟那和下面这些印章(篆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又有什么异同?天然形成、机器做工、凹凸有致、手工制作、形状不同等。那同学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又了解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篆刻艺术去领略它的奥妙。二、讲授新课:2、师生共同探讨篆刻分类,并在课下收集相关的图片。3、教师展示篆书作品,展示篆书、篆刻作品视频,让学生感受篆刻的内涵。4、学生尝试篆刻的制作。5、作品展示6、学生自评互评照相机障眼法5分钟25分钟(一)篆刻的起源和发展。篆刻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汉魏时便已盛行。早期印章多采用

3、铜、银、金或牙角、水晶等材料制作,材质昂贵,且坚硬难以受刀,所以印多为官方权信的表征,布衣百姓很少用印。自元代后,石质印材在篆刻中开始被大量使用,文人当中也开始盛行篆刻之风,金石篆刻艺术由此走进了大众的审美视野并在此后数百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可以说,金石篆刻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正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能够在世界性的审美(二)篆刻材料及工具:1、印材:四大名石,寿山石——福建寿山石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

4、而易攻,备受篆家们的赏识。其中最名贵的品种是“田黄”,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青田石——浙江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10分钟昌化石——浙江昌化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巴林石——内蒙古巴林印石质地通灵,色泽瑰丽,巴林石的佳品也多出于此处。现在生活中也可使用如马铃薯、橡皮、木块、砖瓦块、橡胶、肥皂等印章坯料

5、。2、刻刀:有粗细的不同,有平口和斜口的区别。3、其他工具:印泥、白纸、铅笔、印纸、绘图纸、印章若干,砂纸,小镜子,印床等等。(简单介绍作用)(三)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的完美与巧妙的结合。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作为取得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保持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发票、证明信加盖的公、私章等。印章作为一种辅助艺术运用在绘画、书法等艺术上,或用来说明主题内容、作者姓名、创作年月、收藏者等,或用来增加画面构图完整,成为世态作品的一个

6、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阴刻”(印文红底白字)和“阳刻”两种(白底红字)、肖形印等。阴刻阳刻肖印画,根据印文内容不同,可分为文字印、图形印和肖像印三种,其中文字印最常见。文字印,图形印、肖像印、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

7、首或下角)四)篆刻构图及章法(分小组讨论研究)出示一系列实物及名家的篆刻作品,用以说明印文的构图及章法。(配有音乐)问题设置:1、观察印章上的字与印出来的字有什么不同?答:正好相反2、探究如何将字反写在印材上?小组分别猜测、讨论、尝试。3、分析印章都有什么样的规律?答:⑴文字的排列(基本上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⑵印刻阳刻⑶字以篆书为主4、谈谈自己对印章的理解和感受。答:笔画穿插呼应,有疏有密,虚实相间,统一中有变化,达到了整体的和谐。文字富有变化,布局丰富多采,虚实疏密、欹侧均衡等艺术规律。之外,笔画的粗细肥瘦

8、、边框栏格的安排以及奇边的方法使其有残缺趣味,来处理布局的变化。5、小组派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适时点播、评价、总结。(五)能力提升(8分钟)给出两幅篆刻作品(阴刻、阳刻、肖形印可各一张)说一说你喜欢它的理由。(结合所学的构图章法)(六)课堂小结(4分钟)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内容:我们先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接着又了解篆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明白了不同篆刻的用途及分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