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65328
大小:3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15
《以“书香助战‘疫’活动策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书香助战‘疫’活动策划以“书香助战‘疫’活动策划 疫情期间阅读活动方案1 一、活动背景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地域的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二、活动
2、目的 1.经过活动,唤醒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2.经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综合实践本事。 3.宣传读书,鼓励读书。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一股读书的高潮,修养大学生的心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进取参与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文化的发展,加强我院精神礼貌建设。 4.经过活动,有效地推进“学分计点制”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三、活动主题: 红色经典领航梦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
3、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四、主办单位: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 承办单位:学生会学习部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松柏 副组长:李泽涛 成员:肖俊、史锦荣、夏琦、严文娟、李金田、陈光彦、余文莉、李大勇、鄢娅菲、王思雨 (二)工作小组 组长:陈艳 副组长:陆亮亮、杨鹏飞 成员:学习部干事、各班学习委员 办公室设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实验楼1314)。 五、活动时间: 20_年4月15日(第八周周一)全面开展 六、参加对象: 1.大一年级全体同学包括各班班委、学生会干事; 2.大二、三年级全体学生会
4、、团学干部、各协会干部成员; 3.大二、三各班班委; 4.大二、三年级其他学生自愿参加。 (备注:如有多职同学,不用累计读书和上交读书报告,可是,务必注明所有担任职务。) 七、活动流程及细则: 1.前期准备: 宣传部进取宣传有关读书活动的信息,遴选读书活动的书目,做到信息及时更新、可靠,鼓励大家进取参与,各班宣传委员和学习委员也要进取配合。学习部认真策划读书活动,并安排有关事宜。 2.活动规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一年级学生每学期在学校图书
5、馆借阅1-2部书籍,并认真地进行阅读,同时提交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手写稿,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非试卷考试用纸,学委统一去领)上交各班学习委员;各教学班成立读书活动评价小组(学生4人、专业教师1人),由辅导员具体负责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计0.5个学分,并交成绩报学院教学秘书处;各教学班推荐学生数的**%参加学院的优秀读书报告评选活动。 (2)二、三年级全体学生会、团学干部、各协会干部及各班班委、学生会干事每学年在学校图书馆借阅1-2部书籍,并认真地进行阅读,同时提交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手写稿
6、,统一使用学校印制的非试卷考试用纸,学委统一去领)上交学院团学办公室;团学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收集、考核;推荐学生干部(干事)数的**%参加学院的优秀读书报告评选活动。 (3)二、三年级其他学生(不担任任何职务同学、自愿参与)每学年在学校图书馆借阅1-2部书籍,并认真地进行阅读,同时提交3 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2000字的手写稿)上交学院宣传部,评选出优秀读书报告。 (4)一年级春期读书报告上交时间为第12周,第13周进行考核评价;一年级秋期读书报告上交时间为第11周,第12周进行考核评价。 (5)学生会、团学干部
7、(干事)读书报告上交时间为春、秋期第12周;第13周进行考核评价。 (6)学院优秀读书报告评选时间为第14周。 八、读书报告格式 读书报告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实用体裁,它能够帮忙我们记录复习学过的知识并提高我们的概括本事、综合本事、分析本事和评判本事。读书报告的写法如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书目信息(书名及其出版年月、作者) 2.个人信息(班级,职务,姓名,邮箱,电话) 3.摘要(经过阅读本书,归纳出你心得的主要观点与启示) 4.关键词(3-5个词
8、) 5.正文 (1)本书概况(主要研究资料) (2)主要情节(人物的姓名、性格、心理以及重要故事等)、论述要点(关键性的段落、语句等) (3)对此书的印象及评论(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书中资料引起的疑问、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等) (4)本书对大学生思想或专业引导所起到的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