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41689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1
《从历史中读出新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历史中读出新意-----语文教学中的历史认识双田九年制学校毛小雄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古人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我过去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牵涉到历史知识时就不愿学历史,不愿了解历史,不愿深入反思历史的情况非常普遍。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停留在为考试记住一些历史年代、人物、事件,考试完了就逐渐忘记了这些人和事。所以导致现在的国人认为中国的历史其实是在炫耀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概说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耻辱,展现了现代中国迅速崛起的前进步伐。然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发展学生的素质,那么就语文中有关的历史知识而言,认
2、识历史,正视历史,反思历史,指导实践就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素质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我认为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中牵扯到历史知识时需要转变以往单一的以记忆枯燥史实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记忆基础上要有其他方面的突破。课堂教学要自然也要有趣通俗,还要让学生融入其中,生出些感悟,那才算是有所收益。教学生语文中的历史不能只是看故事,更不能仅仅为了有趣,更多的是要深入其中,去体会与思考,并得到启发。我们可以先对比日本的孩子是怎样学习历史的。日本的历史教材屡次引来亚洲很多国家的非议,但抛开这些舆论暂且不论,来看一道日本教师布置的历史家庭作业题:假如钓鱼岛被外国侵占,你如何收
3、回钓鱼岛?这道题要让中国的高中生来做,也未必能做好。但日本的初中生给出的答案确实令我震惊,有说通过政治外交手段陈列历史、地理依据的,有说通过武力夺取并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他们的思考之深确实让我们的孩子慨叹不如。这个例子让我为中国的未来感到丝丝担忧,于是我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做出了一些尝试,总结出一些心得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譬如我们教跟三国历史有关的文章,很多老师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只要记住年代,有哪三国,最后谁进行了统一就可以了。其实我认为此时对语言分析、历史人物性格分析深教未尝不可。由于国人自小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刘备义薄云天,诸葛亮神机妙算,曹操阴险狡诈
4、。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就无端生出对刘备忠于义的喜爱,对于诸葛亮杰于智的佩服,而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就嗤之以鼻。其实当我们多读些史书,就不难发现,这不是历史。《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是文学作品,可以倾注作者的爱憎喜恶。读小说可以使我们陶冶性情,可以是增智广闻,但历史是需要真相的,是需要正视的。先来看看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对君臣,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对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于是刘备放心地去了。刘备的话表面上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实则是试探
5、诸葛亮的心,君忌贤臣,但又深知蜀有魏、吴两个强敌,杀与不杀都有得失,故先以话试探诸葛亮之心,后安插李严等人严防诸葛亮独揽大权。而诸葛亮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自己要是自成成都之主,那刘备还不扫除刘禅登基的障碍啊。两人的对话看似简单,表面上一个信任,一个忠诚,但实际上展现了两人绝佳的政治手腕,在这里,教师重在解释,让学生自己思考,最好能身临其境,便能得出这些认识。再说曹操,多数人从他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中就下出了结论,曹操自私奸诈。其实论政治手腕,曹操更高明。他收买人心的手段多样,有挟持,也有赤足迎,但无论怎样,为曹操卖命的谋臣多于刘备,多
6、于孙权。曹操的神通更是数不胜数,这两方面集中体现了曹操之能。历史具有多面性,我们不能以一文学作品就对一件事妄下定论,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因为是仅仅喜欢一个人的时代就一味去追捧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人物和故事,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知兴替对国人、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竞争力。语文教学应该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重在引而不发,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身为中国人,不可忘本,还要从文学中读出历史感悟,读出深思,读出未来的方向,从而为中国的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