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38092
大小:58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9-12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章补充)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叫静态数学模型;描述变量各阶导数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叫动态数学模型。同一系统可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形式描述,输入输出型,外部描述,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状态变量型,内部描述,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变、非线性和随机控制系统。本课略方框图模型,描述系统结构比较直观。传递函数:按0初始态进行拉氏变换,将微分方程转换成数学方程以方便分析和计算。时域响应:信号按时间变化的规律。微分方程形式频域响应:信号按频率变化的规律。将传递函数中的S用jω代换两者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分析法和
2、实验法两类。分析法是依据物理和化学定律,列写出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也称为解析法。实验法是对系统施加某种典型输入信号,记录其输出响应,比对已知关系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数学模型举例在如图无源电路网络系统中,和为电阻,为电容,为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有(2-1)整理后输入输出模型为(2-2)有源电路网络系统如图,为电阻,为电容,为输入电压;为输出电压,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A点为虚地点,则据此,可列出和的关系:(2-3)经整理,(2-4)图2-3中水箱的流入流量为Qi,流出流量QO,它们都受相应的阀门
3、控制。设该系统的输入量为Qi,输出量为液面高度H,则它们之间的微分方程式可列写如下:设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可得:(2-5)式中A—水箱截面积(米2);H—液面高度(米);Qi、QO—流入、流出液体流量(米3/秒)。这里QO是个变量,所以须求出中间变量QO才能得到H与Qi的关系。假设通过节流阀的流体是紊流,按流量公式可得(2-6)式中α为节流阀的流量系数,当H变化不大时,α可近似认为只与节流阀的开度有关,若节流阀开度不变,则α为常数。消去中间变量QO,就得输入输出关系式(2-7)这是个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式。对于较复杂的系统,列写输入输
4、出系统微分方程可采用以下一般步骤:(1)将系统划分为环节,确定各环节的输入及输出信号,每个环节可考虑列写一个方程。(2)根据定律或通过实验等方法得出的规律列写各环节的方程式,并考虑适当简化,线性化。(3)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出只含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参量的系统方程式。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用微分方程表示的数学模型有如下的一般形式:++…+=+…+(2-8)式中c(t)是系统输出量,r(t)是系统输入量,a0,a1,…,an,b0,b1,…,bm是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的常系数。令C(s)=L[c(t)],R(s)=L[r(t)],在初始条件为零时,对上式
5、进行拉氏变换,可得到s的代数方程[++…++]=[++…++](2-9)于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10)传递函数是在初始条件为零(或称零初始条件)时定义的。控制系统的零初始条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输入作用是在t=0以后才作用于系统,因此,系统输入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均为零;二是指系统在输入作用加入前是相对静止的,因此,系统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在t=0时的值也为零。现实的控制系统多属此类情况,这时,传递函数可以完全表征系统的动态性能。传递函数的性质图2-4传递函数的图示传递函数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有利数学工具,它有以
6、下特点:(1)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初始条件和输入无关。(2)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因为它是由拉氏变换而来的,而拉氏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3)传递函数是复变量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所有性质,≤且所有系数均为实数。(4)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一一对应的。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系数及分母多项式系数,分别与相应的微分方程的右端及左端微分算符多项式系数相对应。故将微分方程的算符用复数置换便得到传递函数;反之,将传递函数多项式中的变量用算符置换便得到微分方程。(5)一个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与一个输出之间的关系,对于多输入-
7、多输出系统,不能用一个传递函数去描述,而要用传递函数矩阵去表征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6)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脉冲响应。脉冲响应是系统在单位脉冲输入时的输出响应,此时,故有。(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传递函数用因式连乘的形式表示:,≤式中k为常数,-z1,…,-zm为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方程的m个根,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p1,…,-pn为分母多项式方程的n个根,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显然,零、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诸系数b0…bm及a0…an,亦即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一般zi,pi可为实数,也可为复数,且若为复数,必共轭成对出现。将零、极点标在
8、复平面上,则得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2-8所示。图中零点用“”表示,极点用“”表示。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不管元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