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

ID:59135409

大小:4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2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_第1页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_第2页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_第3页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_第4页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历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锥体积计算”的教学,教师的传统做法是:在课堂上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先告诉学生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再由教师演示或学生表演,经过三次倒水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由此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1/3sh。其根据是:教材就是这样编写的。这里,实验工具和实验方法是教师告诉学生的,个别学生仅充当一次“配角演员”而已。其结果是:学生既没有经历数学实验的探索过程,也很难形成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

2、时学生仍束手无策。在新理念下,对这种教学进行再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在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比较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这是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迫切需要吗,如果不是,学生难免会问:为什么要用圆柱与圆锥进行实验对比?对策一:课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知识,形成脉络:引导学生:对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般是把它转化成已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再推导出计算公式;对未知圆柱体积的计算,也是把它转化成已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再推导

3、出计算公式。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自觉产生“能否把未知圆锥体积的计算转化成已知圆柱体积的计算”这一想法。有了以上的知识准备和认知需求,再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下面的实验。[实验一]实验器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水(沙子或橡皮泥)。实验过程:把圆锥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三次恰好倒满。实验结果:圆柱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容积的3倍,或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1/3,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实验二]实验器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

4、锥形容器、沙子、天平。实验过程:把两种容器都装满沙子,然后在天平上分别称出所装沙子的质量,两种容器容纳的沙子质量恰好成3倍关系。实验结果:根据同密度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例,可以得出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1/3。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时,一般教师用来演示的教具都是空心的容器,实验对比的结果是它们的容积,难道用实心圆柱和圆锥就不能进行实验了吗,笔者进行的实验和调研测试如下:[实验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能够沉入水中的等底

5、等高的实心圆柱和圆锥、长方体玻璃缸容器、水。实验步骤:1、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测量并记录水位高度。2、把圆柱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柱的体积。3、取出圆柱,把圆锥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体积。实验结果:容器中水位两次增加的高度成3倍关系,根据底面积一定,圆柱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关系,可推导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调研结果:在随机选取并接受测试的100名学生中,有35%的学生不

6、知道怎样实验;有27%的学生由于操作技能原因不能将实验进行到底;有9%的学生能完成实验但不能正确写出实验操作步骤;既能实验又会表达的仅占29%。传统教育下的学生,其创新思维、操作技能和表达交流能力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真是触目惊心的现实啊!对策二: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这一实验之前,可播放“乌鸦喝水”的多媒体动画课件并引导学生: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呢,填入瓶中小石子的体积与瓶中水面升高部分的水有什么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知道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圆锥体积计算公

7、式的教学,一般是把圆锥与圆柱作比较,把圆锥体积的计算转化成圆柱体积的计算。部分学生对这一做法总是被动接受的。由此笔者萌发了以下的实验设计:[实验四]实验器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锥、长方形玻璃缸容器、水、尺子。实验过程:把大小不等的实物圆锥分别放入玻璃容器中并完全浸没,每次升高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每个圆锥的体积。测量并计算出每个圆锥的体积、高和底面积,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单。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记录单的观察,可以发现圆锥体积大约等于底面积与高的乘积的1/3。对策三:这一实验的目的,教师心中清楚明白,但

8、对学生来说,如何能想象到呢,因此在实验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再让学生观察不同圆锥的底和高(如下图),启发学生思考: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样想的,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圆锥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四就水到渠成了。在现行教材和传统教学中,在对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对比中都有一个前提,即它们必须是等底等高的。这一前提对学生来说,只有在掌握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玄机”。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研究之前,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