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

ID:59127754

大小:89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13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_第1页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_第2页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_第3页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_第4页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用门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班组:操纵型式:□司机室□地操□遥控河南东升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备料工序检验记录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1.用料审查主材、焊材材质符合设计要求注:见表1重要金属结构件牌号选用不低于20℃δ≤20A1~A5不低于Q235-BFA6、A7不低于Q235Bδ>20A1~A5不低于Q235BA6、A7不低于Q235C低于-20~25℃δ≤20不低于Q235Dδ>20不低于16Mn2.材料标记移植主要受力结构件材料标记移植应准确无误,并且与实际用材相符3.材料代用如存在材料代用,应按规定办理代用手续隐蔽件检验记录1.焊接质

2、量外观质量外观检测,焊缝不得有可见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以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2.无损检测1、主梁受拉区的对接焊缝应当进行100%射线或者超声检测;2、按GB/T3323-2005,合格级别为Ⅱ级,或JB/T10559-2006按照1级焊缝合格要求进行评定。3.对接焊缝错位>200,且避开跨中4.药皮、飞溅物清除干净5.咬边、漏焊不得漏焊,局部咬边深度≤0.36.焊疤清除干净7.锤击伤≤0.58.割伤补焊磨平9.杂物清除干净10.预处理打磨干净去除底漆70%检验结论: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检验员:年月日主梁结构件制造工序检验记录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

3、)检验结果制作者1.下盖板与腹板角焊缝外观检测,焊缝不得有可见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以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2.主梁成型尺寸B×H×S±5主动侧:被动侧:3.上拱度FF=(0.9/1000~1.4/1000)S(在跨中S/10范围内)主动侧:被动侧:4.主梁有效悬臂上翘度(0.9/350~1.4/350)L1(L2)L1(L2)为左(右)悬臂有效长度馈电侧:非馈电侧:5.有效悬臂长度(单位m)10≤S≤14L1(L2)≤3.5馈电侧:18≤S≤263≤L1(L2)≤630≤S≤355≤L1(L2)≤10非馈电侧:40≤S≤506≤L1(L2)≤156.主梁旁弯

4、度ff≤S1/2000(S1: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的实测长度)主动侧:被动侧:7.主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主梁腹板不应有严重不平,其局部平面度,在离受压翼缘板H/3以内不大于0.7δ,其余区域不大于1.2δ主动侧:被动侧:8.上翼缘板水平偏斜c≤B/200主动侧:被动侧:9.上翼缘板平面度δ≤10≤3δ>10≤4主动侧:被动侧:10.腹板垂直偏斜h≤H/200主动侧:被动侧:检验结论: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检验员:年月日支腿结构件制造工序检验记录(图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1两支腿高低差≤42两座板平面与支腿中心线的垂直倾斜≤13上、下座板中心线错位沿跨度方

5、向≤2沿行走方向±24两座板十字中心线与支腿十字中心线扭转距离≤15两座板不可配高度差≤26两座板面的平面度偏差≤―17单根支腿高度偏差±48盖板倾斜≤B/250B—盖板宽度9腹板倾斜≤H/250H—腹板高度10支腿弯曲≤H/2000H—支腿高度11支腿扭曲≤312盖板及腹板波浪≤0.2δδ—板厚13盖板与腹板对接焊错开距离>20014盖板与腹板对接焊缝符合GB/T3323-2005中Ⅱ或JB/T10559-2006中Ⅰ级质量要求检验结论: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检验员:年月日监检员:年月日下横梁结构件制造工序检验记录(图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1下横梁扭

6、曲≤32下横梁水平弯曲≤L/2000L—两弯板中心距3盖板水平偏差≤B/250B—盖板宽度4腹板垂直偏斜≤H/250H—腹板高度5两组弯板平行高低差≤26两组弯板距离偏差±57同一边两块弯板中心线与下横梁座板中心线偏差≤28两弯板中心线距离偏差±29两弯板垂直偏差≤210两弯板水平偏差≤211两组弯板扭曲≤312座板与弯板中心线的错位≤0.513座板的平面度偏差≤-114弯板900偏差对角尺间隙≤±1.515盖板与腹板对接焊缝错位200以上16两根下横梁座板的相对高度差≤1检验结论: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检验员:年月日门架装配工序检验记录(图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测量

7、结果(mm)1.主梁上拱度F(0.9/1000~1.4/1000)S,且最大上拱度应控制在跨中的S/10范围内主动侧:被动侧:2.主梁有效悬臂上翘度(0.9/350~1.4/350)L1(L2)L1(L2)为左(右)悬臂有效长度主动侧:被动侧:3.双梁门架对角线差

8、D1-D2

9、54.主梁旁弯度ff≤S1/2000(S1: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的实测长度)主动侧:被动侧:5.主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主梁腹板不应有严重不平,其局部平面度,在离受压翼缘板H/3以内不大于0.7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