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098654
大小:16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9-15
《2012届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生物技术实践专题突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生物技术实践[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来源:中教网]摘要:本专题的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即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酶技术、DNA的粗提取及鉴定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成分的提取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这几个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不但可以与必修部分的内容相联系,也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高考的力度逐年加大,高考的立意重在对生物技术过程的研究和理解,更高的要求是根据有关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从命题角度看主要是以微生物的应用为考察对象,进行实验设计或者其他考察,考察的内容多种多样,考查方式和方向是更加
2、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生活生产实际。一、专题知识突破1、考纲要求(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来源:中*教*网z*z*s*tep][来源:中,教,网z,z,s,tep](8)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
3、和应用2、考点剖析考点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真题导航】例1、(2011江苏卷)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各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呼吸的方式为 。[来源:中
4、教
5、网z
6、z
7、s
8、tep][来源:zzstep.com](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 、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
9、现错误等。解析:(1)AB段没有乙醇产生,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所以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料体;从B点开始出现乙醇,说明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无氧呼吸会使乙醇积累对酵母菌产生毒害细胞呼吸的产生的CO2积累会使培养液PH逐渐下降使酵母菌数量下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而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只有依靠加快无氧呼吸来提供能量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需要消耗的营养物质总量增加(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使得酵母菌积聚在底部,从底部取样导致结果偏大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料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
10、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各群数量增多(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例2、(2011新课标全国卷)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含原油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来源:zzstep.com][来源:中*教*网z*z*s*tep](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说明该菌株
11、的降解能力。(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和。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筛选等相关知识。(1)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一化学物质或改变某一理化性质,使某一微生物正常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被杀灭或抑制,从而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本小题就是利用该细菌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特性,用选择培养基将其筛选出来的。(2)纯化菌种的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4)见答案。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聚焦题点
12、】微生物的利用在生物技术实践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包括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测定等。本专题易考查培养基、消毒灭菌等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并运用相关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计数、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等实际问题。选修只以简单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载体透析】1.培养基及其种类(1)成分:包含碳源、氮源、水分、无机盐(有些微生物还需在培养基中额外补充生长因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zzstep.co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