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70521
大小:207.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20-09-28
《2016届南通市高三语文二模综述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1.D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绎: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与归纳相对)。②铺陈;发挥。宽厚:指宽容厚道;嗓音浑厚;宽阔厚实。宽广:①心胸开阔;见识广博。②面积大,宽阔。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2.BA、“……的原因是由于……引起的”,句式杂糅。C、“不仅……而且……”引导的内容不能构成递进关系,语序不当。D、一说“疏解”与“功能”搭配不当;一说“未来五年”位置不当造成意思表
2、达不合情理,宜移到“发展”前。3.DA中“心灵的净化剂”、B中“爱就是火”属暗喻,C中“人生的刺”属借喻,都含比喻。D中虽有“好像”但并非比喻;“沉重的钟声”是形容的通感。4.C②中“愁苦”“乐”与前引文中“忧乐”照应;③中“漫卷”“情”与前引文中“乱叠”“相思”照应;①前引文有“好书”“清茶”“炉火”暗示。其实,根据“陶然”“怡然”“淡然”,结合引文的理解,即可正确选择。答案:A(说法太绝对)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险越大意味着收获越多。B.要警惕诱惑背后的陷阱。C.想要获得成功往往需要借助外物。D.距离成功
3、只差一步时不要轻言放弃。子贡论王安石予读史所载子贡事,疑传之者妄,不然,子贡安得为儒哉?夫所谓儒者,用于君则忧君之忧,食于民则患民之患,在下而不用,则修身而已。我读史书上记载的子贡的事,怀疑它虚妄不实,否则,子贡怎么会被称为儒者呢?所说的儒者,被国君任用就以国君之忧为忧,享用百姓的供养,就把百姓的忧患作为自己的忧患,身处下层不被重用,就修养身心罢了。当尧之时,天下之民患于洚水,尧以为忧,故禹于九年之间三过其门而不一省其子也。回之生,天下之民患有甚于洚水,天下之君忧有甚于尧,然回以禹之贤而独乐陋巷之间,曾不以天下忧患介其意也。尧的时候,百姓苦于洪水,尧
4、为此事忧虑,所以禹在九年时间里三次从自家门前路过却一次也没有到家看望孩子。颜回生活的时代,天下百姓的忧患比洪水还厉害,天下君王的忧愁比尧还要多,然而颜回以拥有禹一样的才德,在陋巷里独得其乐,天下的忧患竟然能影响不到他的心志。夫二人者,岂不同道哉?所遇之时则异矣。何忧患之与哉?夫所谓忧君之忧、患民之患者,亦以义也。苟不义而能释君之忧、除民之患,贤者亦不为矣。(禹与颜回)这两个人,难道是不同主张吗?是他们遭逢的时代不同啊。为什么还要有忧虑呢?以国君之忧为忧,以百姓之患为患,也要坚持道义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能缓解君王之忧,能除百姓之患,贤德的人也不肯去
5、做。《史记》曰:齐伐鲁,孔子闻之,曰:“鲁,坟墓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因行,说齐以伐吴,说吴以救鲁,复说越,复说晋,五国由是交兵。或强,或破,或乱,或霸,卒以存鲁。《史记》中记载说: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听说了,说:“鲁国,行将覆亡的国家。国家危急到这个地步,你们几位为什么不出去想办法挽救呢?”子贡于是出发,游说齐国来攻打吴国,游说吴国救援鲁国,又游说越国,游说晋国,五国因此刀兵相见。有的强大了,有的亡国了,有的混乱了,有的称霸了,终于保全了鲁国。观其言,迹其事,仪秦轸代,无以异也。嗟乎,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以坟墓之国而欲全
6、之,则齐、吴之人,岂无是心哉,奈何使之乱欤?吾所以知传者之妄,一也。看他说的话,考察他做的事,和张仪、苏秦、陈轸、苏代没什么两样。唉,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的国家行将覆灭还想去保全它,那么齐国、吴国的人,难道就不想保全自己的国家吗?为什么使他们的国家混乱呢?这就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一个原因。于史考之,当是时,孔子、子贡为匹夫,非有卿相之位、万钟之禄也,何以忧患为哉?然则异于颜回之道矣,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二也。根据史实来推究,孔子、子贡当时是平民,没有卿相的地位,没有很高的俸禄,他们为什么要忧患呢?这与颜回的立身处世
7、之道不一致了。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不真实的第二个原因。坟墓之国,虽君子之所重,然岂有忧患而谋为不义哉?借使有忧患为谋之义,则岂可以变诈之说亡人之国,而求自存哉?吾所以知其传者之妄,三也。子贡之行,虽不能尽当于道,然孔子之贤弟子也,固不宜至于此,矧曰孔子使之也。对于将要覆亡的国家,君子当然要看重这件事,但是,怎么可以有了忧患就做不义的事呢?假使有了忧患也要做符合道义的事,那么怎么可以用机变巧诈的说辞使人的国家灭亡来保全自己呢?这是我认为古书所载虚妄不实的第三个原因。子贡的行为虽然不能完全符合道义,但他毕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本来不应该到这个地步,何况说是孔
8、子让他去的呢。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子贡虽好辩,讵至于此邪?亦所谓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