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

ID:58969742

大小:3.66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20-09-28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_第1页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_第2页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_第3页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_第4页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概要1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真题体验延伸一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选项对应原文相关语句干扰类型文题比对·自主分析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有意从“混淆是非”干扰A选项的第一句与原文一致,第二句对应原文的“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不难理解原文所说

2、的意思就是选项“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暗中更改偷换概念B选项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先秦诸子的源流、派别无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

3、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有意从“夸大与缩小”干扰C选项第一句“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指为伪书”看似和原文“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有区别。其实“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就是被人指为伪书。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有意从“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干扰D选项“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好像和原文“这使我们有

4、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不一致,其实“重新考虑”就意味“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选项对应原文相关语句干扰类型文题比对·自主分析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有意从“扩大范围”干扰“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

5、定没什么用处”好像和原文“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不一致,其实“无益”也就是“没什么用处”。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有意从“强加因果”干扰命题者设置选项时有意用上“所

6、以”一词,造成“强加因果”的视觉错误,实际上原文中“为《黄帝书》所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就表明《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明“《老子》成书早于《论语》”。有意从“概念内涵”干扰选项和原文对应,命题人有意把原文中的“用以”换成“其目的”。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

7、对《老子》的批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偷换概念该语句在原文中的体现是“朱熹指出……”,这只是朱熹的个人见解,并不能代表一种客观的共识。故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对应原文相关语句干扰类型文题比对·自主分析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