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 肝脏.ppt

ID:5896524

大小:7.16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7-11-16

超声诊断 肝脏.ppt_第1页
超声诊断 肝脏.ppt_第2页
超声诊断 肝脏.ppt_第3页
超声诊断 肝脏.ppt_第4页
超声诊断 肝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诊断 肝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湖北省中医院超声诊断科郑毅适应症:1.占位性病变实质性:良性肿瘤------血管瘤恶性肿瘤------肝癌液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囊虫2.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血吸虫病肝、淤血肝、脂肪肝3.肝外伤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一)解剖1.形态肝脏呈楔形,主要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其上界与膈同高,平右侧第五肋间,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肝的膈面呈圆顶形。肝的表面有一层纤维膜,称为肝包膜。肝前面的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肝脏下面也就是脏面,凹凸不平,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中间一条横沟,形成H形结构.横沟即为第一肝门,内有PV

2、、HA、BD出入右前纵沟---胆囊窝,内有胆囊右后纵沟---腔静脉窝,内有IVC通过,其后上端为HV进入IVC部位,即第二肝门所在左前纵沟----肝园韧带,是胎儿附脐静脉的遗迹左后纵沟---肝静脉韧带,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迹从胆囊中线到下腔静脉左缘连线,将肝分为左半肝、右半肝,横沟前方为方叶,后方为尾状叶2.肝内的管道系统肝内的管道系统有两大系统,即格林森(Gli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1)格林森氏系统也称门管鞘系统,它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这三者在肝内走行一致,由第一肝门出入肝,在肝门处一般门静脉在后,胆管在右前,肝动脉在左前A.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

3、脾静脉在胰头、颈交界汇合而进入肝脏,它把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带入肝内B.肝动脉是腹主动脉的第一腹侧支-腹腔动脉的分支,它带含氧血入肝C.胆管则起于肝内毛细胆管,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肝段及左、右肝管,然后在肝门横沟内汇合成肝总管出肝(2)肝静脉系统肝静脉起源于肝实质内毛细血管,逐步汇合成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位于肝的段、裂中),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终入右心房三支肝静脉是肝脏分叶、分段的基础(二)正常肝脏的声像图:1.肝的包膜是光滑的,膈的回声呈一条增强的弧形光带2.肝实质表现为中等或中等偏低的点状回声,分布是均匀的3.肝内的管道系统走向是清晰4.肝右叶下缘角〈75

4、°,肝左叶下缘角〈45°(三)常用切面1.肝右肋缘下缘断面探头置于右肋缘下,从右下方沿肋缘向左上方滑动扫查,直至胸骨下端,这个切面显示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2.肝右肋间切面探头从右侧第4或5肋间开始,从上而下逐肋间进行探查,观察到门脉主干,右支及右前、右后分支(长轴切面)、肝静脉短轴3.肝脏的纵切面剑突上纵切能得到肝—腹主A的纵断面,可以显示腹主动脉的长轴、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以及肝、胃、胰等结构。左叶呈楔形门静脉彩色血流门静脉和肝静脉的鉴别:a.门V于第一肝门入肝,HV于第二肝门出肝b.门V管壁回声较强,HV壁薄,回声弱各支有其形态特征,HV是肝脏分叶的标志而

5、PV右支为“飞鸟征”,左支的工字结构C.HV频谱为三峰二、肝液性占位性病变(一)肝囊肿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的囊肿可有饭后饱胀,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发热、剧痛、黄疸等症状肝囊肿肝囊肿声像图特点(1) 肝内见一个或多个孤立存在的无回声暗区,圆形或椭圆形(2)囊壁纤细,规则,部分囊肿可见分隔光带(3)囊壁后壁效应增强(4) 与正常肝组织境界分明(5)肝脏形态除较大囊肿有局部改变外,一般明显变化(6)彩色多普勒:其内无血流信号(二)多囊肝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它与肝多发囊肿的鉴别在于肝多发囊肿可数,多囊肝数不清,有50%合

6、并多囊肾,有家族史声像图特点(1) 肝体积增大(普遍增大),形态失常,不规则(2) 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正常肝结构不清(3) 合并多囊脏器(肾、脾、胰)(三)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1—3月后,多由肠道阿米巴原虫经SMV→PV侵入肝脏,多位于右叶,多单发。细菌性肝脓肿则多发小型脓肿,临床症状较重,有寒战、高热、肝大、右上腹疼痛和压痛、白细胞及中性升高病理(三步曲):炎症(细菌性、阿米巴肝炎)→部分坏死液化→脓肿形成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则声像图有不同表现。肝脓肿早期为实质低回声光团,不易与肝癌鉴别,动态观察,一周内变化明显,内部回声逐

7、渐减低,出现无回声区,暗区大小随液化程度而异声像图特点(1) 早期(炎症期)肝区内见一个或多个低—中等强度回声光团,边界毛糙,模糊。(易与肝Ca相混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2) 液化不全期(逐渐形成脓腔)肝区见一个或多个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暗区内见中等回声光斑、光点(未溶解肝胆管组织)边界毛糙,欠规则,后壁效应轻度增强。(3) 脓肿形成期肝区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壁毛糙,增厚,内见细小光点(脓栓),随体位改变可见漂浮,后壁效应增强。(4) 愈合期治疗后,暗区逐渐缩小,壁增厚,内回声增强(肉芽组织充填)早期肝脓肿肝囊肿与肝脓肿声像图鉴别肝囊肿肝脓肿边缘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超声诊断 肝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湖北省中医院超声诊断科郑毅适应症:1.占位性病变实质性:良性肿瘤------血管瘤恶性肿瘤------肝癌液性:肝囊肿、肝脓肿、肝包囊虫2.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血吸虫病肝、淤血肝、脂肪肝3.肝外伤一、正常肝脏的超声解剖(一)解剖1.形态肝脏呈楔形,主要位于右季肋部,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其上界与膈同高,平右侧第五肋间,下界一般不超过右肋弓,肝的膈面呈圆顶形。肝的表面有一层纤维膜,称为肝包膜。肝前面的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肝脏下面也就是脏面,凹凸不平,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中间一条横沟,形成H形结构.横沟即为第一肝门,内有PV

2、、HA、BD出入右前纵沟---胆囊窝,内有胆囊右后纵沟---腔静脉窝,内有IVC通过,其后上端为HV进入IVC部位,即第二肝门所在左前纵沟----肝园韧带,是胎儿附脐静脉的遗迹左后纵沟---肝静脉韧带,是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的遗迹从胆囊中线到下腔静脉左缘连线,将肝分为左半肝、右半肝,横沟前方为方叶,后方为尾状叶2.肝内的管道系统肝内的管道系统有两大系统,即格林森(Glison)系统和肝静脉系统。(1)格林森氏系统也称门管鞘系统,它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这三者在肝内走行一致,由第一肝门出入肝,在肝门处一般门静脉在后,胆管在右前,肝动脉在左前A.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

3、脾静脉在胰头、颈交界汇合而进入肝脏,它把胃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带入肝内B.肝动脉是腹主动脉的第一腹侧支-腹腔动脉的分支,它带含氧血入肝C.胆管则起于肝内毛细胆管,逐渐汇合成小叶间胆管,肝段及左、右肝管,然后在肝门横沟内汇合成肝总管出肝(2)肝静脉系统肝静脉起源于肝实质内毛细血管,逐步汇合成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位于肝的段、裂中),于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终入右心房三支肝静脉是肝脏分叶、分段的基础(二)正常肝脏的声像图:1.肝的包膜是光滑的,膈的回声呈一条增强的弧形光带2.肝实质表现为中等或中等偏低的点状回声,分布是均匀的3.肝内的管道系统走向是清晰4.肝右叶下缘角〈75

4、°,肝左叶下缘角〈45°(三)常用切面1.肝右肋缘下缘断面探头置于右肋缘下,从右下方沿肋缘向左上方滑动扫查,直至胸骨下端,这个切面显示第一肝门及第二肝门2.肝右肋间切面探头从右侧第4或5肋间开始,从上而下逐肋间进行探查,观察到门脉主干,右支及右前、右后分支(长轴切面)、肝静脉短轴3.肝脏的纵切面剑突上纵切能得到肝—腹主A的纵断面,可以显示腹主动脉的长轴、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以及肝、胃、胰等结构。左叶呈楔形门静脉彩色血流门静脉和肝静脉的鉴别:a.门V于第一肝门入肝,HV于第二肝门出肝b.门V管壁回声较强,HV壁薄,回声弱各支有其形态特征,HV是肝脏分叶的标志而

5、PV右支为“飞鸟征”,左支的工字结构C.HV频谱为三峰二、肝液性占位性病变(一)肝囊肿肝囊肿一般无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可单发,也可多发,较大的囊肿可有饭后饱胀,当囊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发热、剧痛、黄疸等症状肝囊肿肝囊肿声像图特点(1) 肝内见一个或多个孤立存在的无回声暗区,圆形或椭圆形(2)囊壁纤细,规则,部分囊肿可见分隔光带(3)囊壁后壁效应增强(4) 与正常肝组织境界分明(5)肝脏形态除较大囊肿有局部改变外,一般明显变化(6)彩色多普勒:其内无血流信号(二)多囊肝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它与肝多发囊肿的鉴别在于肝多发囊肿可数,多囊肝数不清,有50%合

6、并多囊肾,有家族史声像图特点(1) 肝体积增大(普遍增大),形态失常,不规则(2) 肝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正常肝结构不清(3) 合并多囊脏器(肾、脾、胰)(三)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多发生于阿米巴痢疾1—3月后,多由肠道阿米巴原虫经SMV→PV侵入肝脏,多位于右叶,多单发。细菌性肝脓肿则多发小型脓肿,临床症状较重,有寒战、高热、肝大、右上腹疼痛和压痛、白细胞及中性升高病理(三步曲):炎症(细菌性、阿米巴肝炎)→部分坏死液化→脓肿形成肝脓肿的病理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则声像图有不同表现。肝脓肿早期为实质低回声光团,不易与肝癌鉴别,动态观察,一周内变化明显,内部回声逐

7、渐减低,出现无回声区,暗区大小随液化程度而异声像图特点(1) 早期(炎症期)肝区内见一个或多个低—中等强度回声光团,边界毛糙,模糊。(易与肝Ca相混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2) 液化不全期(逐渐形成脓腔)肝区见一个或多个低回声或无回声暗区,暗区内见中等回声光斑、光点(未溶解肝胆管组织)边界毛糙,欠规则,后壁效应轻度增强。(3) 脓肿形成期肝区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壁毛糙,增厚,内见细小光点(脓栓),随体位改变可见漂浮,后壁效应增强。(4) 愈合期治疗后,暗区逐渐缩小,壁增厚,内回声增强(肉芽组织充填)早期肝脓肿肝囊肿与肝脓肿声像图鉴别肝囊肿肝脓肿边缘形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