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60398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7
《谈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的养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的养成 摘要:当前我国公众环保关注度不断提升,环保意识不断觉醒,但对环境科学知识的知晓度、环保理念的践行度等还远远不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谈当代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的养成 摘要:当前我国公众环保关注度不断提升,环保意识不断觉醒,但对环境科学知识的知晓度
2、、环保理念的践行度等还远远不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重任,高校应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养成 一、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与行为传播能力,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也不断提升,但还存
3、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但环境科学知识认知度低 普遍学生关注最多的环保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雾霾等,大部分学生也了解“地球一小时”、“六。五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但他们对环境科学知识了解甚少,比如对一次性餐具的危害、废弃物回收标识的认识、电子垃圾的概念等知之甚少。相对而言,环保类专业学生在环境科学知识方面就积累得较多,这与他们在学校经常接受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引导密不可分。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认知度呈现出“关注度高、正确率低”的特征,已成为推进环保工作的主要障碍。 (二)能清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
4、系但缺乏责任认同 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思想觉悟是较高的,但知行脱节,常常对社会上破坏环境的现象义愤填膺,但不能理性认知,自己应该是环境保护的践行者。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还是有些学生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对环保事业漠不关心,对参与环保活动也无动于衷。 (三)拥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但没有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培养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应作为大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但在我们的高校还时常看见,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长时间开着灯,寝室里飞转的电风扇最后也无人理会,笔记本才用几页就被随手扔进了垃圾箱等
5、等现象,可见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尚浅,日常行为习惯也不文明。 二、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现状的原因 (一)环保知识宣传不够系统和深入。近年来虽然大学生开展越来越多的环保类活动,但往往局限在考察調研、宣传咨询等浅层次,普遍缺乏深度,持续性也不够。这让一些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环境保护的意义,但还是无法深入探究其中丰富的内涵。 (二)主人翁意识尚浅。调查显示,“90后”、“00后”学生“特立独行”是他们显著的共性,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由于主人翁意识欠缺,道德责任感缺乏,导致大学生自认为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起到改善现状的作用,对
6、自身环保行为缺乏理性认同,所以选择“沉默”。如果每位大学生都能以主人翁自居,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敬重自然的思想自然内化为主体的优良道德品格。 (三)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度不够。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与习惯不是先天形成的,需要通过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共同来普及大学生环保知识,培养环境道德情感,才能培育出承担生态责任和义务并具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环保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大学生环保意识及习惯培育的建议 (一)丰富宣
7、传教育载体,引领环保风尚 一是通过传统传播媒介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善待自然的品德修养,创造良好的精神背景和舆论氛围。弘扬绿色人物的先进事迹,塑造校园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达到耳濡目染的育人的效果。 二是利用新媒体资源构建环保宣传教育的网络平台,如:绿色空间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宣传教育,利用网络引导大学生讨论热点问题,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大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强化环保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感 一是组织校内外环境保护活动。例如利用地球一小时、
8、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常规活动或创意活动,还可不定期组织学生测量学校附近河流、湖泊的PH值,了解附近工厂的排污状况,测量学校周边马路上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度等等,让他们设身处地,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是通过挖掘社会资源,政府联合企业共同举办各种环保志愿者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