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29902
大小:1.03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10-01
《免疫学课件第14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固有免疫应答Innateimmunity天然免疫natural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机体与生具有的抵抗体外病原体侵袭、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的一系列防御能力。由固有免疫系统执行。2固有免疫应答产生于系统发育的早期和出现在宿主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初始阶段以抗原非特异性方式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发生于所有个体和所有的时间段,在抗原入侵前已经存在3主要内容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固有免疫的分期及特点4组织屏障皮肤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
2、成的胶质膜组成。结构致密。血-胎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5固有免疫应答中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o/Mφ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自然杀伤细胞NK树突状细胞DC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肥大细胞mastcell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6单核/巨噬细胞由髓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在组织中被称为巨噬细胞在血液中被称为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名称组织细胞名称外周血单核细胞骨髓骨形成细胞一般组织Mφ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结缔组织组织细胞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肝脏肝枯否细胞腹腔腹腔Mφ肺脏肺泡细胞脾脏和淋巴结固定和游
3、走的Mφ7单核/巨噬细胞皱褶、伪足核形不规则胞浆:吞噬泡、溶酶体、细胞器……10~20μmmonocyte50~80μmmacrophage8单核/巨噬细胞多种表面分子受体分子免疫球蛋白Fc受体:FcγRI、FcγRII……补体受体:CR1、CR3……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多糖、糖蛋白、脂多糖等。抗原分子CD14:成熟单核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MHCII类分子、MHCI类分子黏附分子9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清除、杀伤病原微生物。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发挥杀伤功能。加工、处理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介导并促进炎症反应。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分泌细
4、胞因子。(水解酶)(次氯酸钠阴离子)活性氧中间物ROI活性氮中间物RNI酸性环境10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最多数目的白细胞。60~70%感染发生时首先到达炎症部位。趋化作用,吞噬作用通过补体依赖途径、抗体依赖途径、氧依赖和氧非依赖机制消化和杀伤病原体。11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由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5%~10%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12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6+CD3-TCR-BCR-无需抗原提前致敏活化因子:IL-2、IL-12、IL-15、IFN-a/b、IL-18表面受体识别HLAI类分子的
5、受体抑制型受体(占主导):ITIM活化型受体:ITAM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受体主要存在于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表面如:NCR、NKG2D等13NK细胞受体KI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LR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NCR14NK的效应功能杀伤机制:在接触的靶细胞表面释放细胞毒性颗粒,内含的效应蛋白穿透细胞膜,还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杀伤肿瘤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杀伤胞内寄生菌杀伤真菌免疫调节15NKT细胞细胞表面既有TCR、又表达NK细胞受体。经典NKT:CD4+/CD4-CD8-表面标记:NK1.1(NKR-P1C)(小鼠)、NKR-P1A(人)非经典NKT:CD8+发育
6、:尚无定论。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由CD4+CD8+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识别CD1提呈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功能:免疫调节:分泌IL-4、IFN-γ、IL-13等细胞因子。细胞毒作用:类似于NK。可能参与自身组织的破坏、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16γδT细胞TCR由γ和δ链组成主要分布于皮肤、小肠、肺及生殖器官等粘膜及皮下组织。17γδT细胞同一粘膜组织中的γδT细胞只表达一种相同的TCRγδ。非MHC限制性。直接识别抗原分子抗原:应激抗原、磷酸化抗原、脂类抗原、病毒抗原、热激蛋白的同源分子等。功能: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杀伤机制与αβT细胞相似。磷脂18B1细胞C
7、D5+B细胞,发育在先。不发生体细胞突变,无亲和力成熟,仅产生低亲和力抗体(抗原特异性低),不产生记忆细胞。功能:产生天然IgM。天然预存抗体。介导粘膜免疫。IgA。参与对TI型抗原(多糖类)的应答。19肥大细胞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黏膜下结缔组织、血管壁周围组织PRR、C3a/C5a受体、高亲和力IgEFc受体活化后脱颗粒:炎症介质、促炎细胞因子20嗜酸性粒细胞占正常血液白细胞总数的1%~3%;颗粒中含有组织胺酶,酸性磷酸酶,碱性蛋白。在消灭寄生虫,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起重要的作用。其表面表达IgE的Fc段的受体,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