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

ID:19329111

大小:13.69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0-01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_第1页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_第2页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_第3页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_第4页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又称天然免疫(natrualimmunity)或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固有免疫系统(innateimmunesystem)主要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特点:该系统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非特异性抗感染效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天然免疫系统——“免疫军”的常规部队ElieMetchnikoff1845-1916

2、NobelPrizein1908第一节组织屏障及其作用1、皮肤粘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物理屏障(机械阻挡、纤毛运动)化学屏障(分泌杀菌物质)微生物屏障(菌群拮抗作用)2、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星状胶质细胞)血胎屏障(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绒毛膜)第二节固有免疫细胞1、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野战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常住边防细胞)2、树突状细胞(工程兵细胞)3、自然杀伤细胞(机动兵细胞)4、NKT细胞5、γδT细胞6、B-1细胞7、肥大细胞(哨兵部队)8、嗜碱性粒细胞9、嗜酸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mononuc

3、learphagocytes)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血液:单核细胞(monocytes)组织器官:巨噬细胞(macrophages)分类定居的巨噬细胞游走的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小胶质细胞破骨细胞被膜下窦巨噬细胞髓样巨噬细胞胸腺巨噬细胞吞噬细胞1、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1)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s-PRR):指单核/M和DC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的受体。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Toll样受体。血清中还存在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s

4、PRR),主要包括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等急性期蛋白。(2)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s-PAMP):即PRR识别结合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共同的、某些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主要包括G-菌的脂多糖、G+菌的脂磷壁酸和肽聚糖、细菌和真菌的甘露糖、细菌或病毒非甲基化CpGDNA和病毒双股/单股RNA等。CLCLCLCLCLCLCLCLF2NH2CRDCOOHSSCOOHCOOHHOOCNH2NH22HNS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①甘露糖受体(mamm

5、osereceptors£¬MR):能与广泛表达于病原体(如分枝杆菌等)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末端的甘露糖和岩藻糖残基结合,介导吞噬或胞吞作用。②清道夫受体(scavengerreceptors£¬SR):可识别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G-脂多糖(LPS)、G+菌磷壁酸及磷脂酰丝氨酸(凋亡细胞重要表面标志),从而参与对某些病原体、衰老红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清除。③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已确认有11个家族成员,可分为两类,即表达于细胞膜上的TLR1、2、4、5、6和表达于胞内器室如内体/吞噬溶酶体膜上的TL

6、R3、7、8、9。前者主要识别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特定的分子结构,如G+菌的肽聚糖、磷酸和G-菌的鞭毛蛋白等。表达于巨噬细胞表面的TLR如下:TLR2,主要识别G+菌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等;TLR4,主要识别G-菌的脂多糖(LPS)、G+菌磷壁酸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3)调理性受体(opsonicreceptors):巨噬细胞表面参与调理作用的受体主要包括IgGFc受体(FcγR)和补体受体(C3bR、C4bR)。(4)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ereceptors):MCP-1R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β受体(MIP-

7、1α/βR)等趋化因子受体,在相应趋化因子作用下,可募集至感染或炎症部位。巨噬细胞表达IFN-γ、M-CSF、GM-CSF等细胞因子受体,通过与相应细胞因子结合而使巨噬细胞活化。吞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作用加工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参与免疫调节分泌IL-1IL-6IL-12TNF-aIL-8GM-CSF细胞因子酶其它因子杀伤肿瘤细胞抗原呈递作用前列腺素白三烯补体成分纤维蛋白结合蛋白凝血因子溶菌酶酸性水解酶赖氨酸酶酯酶胶原蛋白酶弹性纤维蛋白酶伤口修复吞噬并杀伤病原微

8、生物NN123N病原菌的吞噬与杀伤识别吞噬消化吞噬细胞通过调理素受体和特征受体识别细菌(左),随之细胞表面隆起的胞膜将细菌包裹,形成吞噬体(中),与溶酶体结合为吞噬溶酶体{右},其中的细菌随后被消化。Na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