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

ID:58805325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7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_第1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_第2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_第3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_第4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上_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津市第63中学高迪2012年12月23日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第二章第二节,表面上看本节要说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问题,其根本是要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规律紧密相连,而减数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说解决了本节的问题是去掉了高中生物学学习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对前面内容(孟德尔的两个实验和减数分裂)的熟练程度,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

2、上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会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目标:认同基因是物质的实体;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习科学家敢于怀疑的科学精神(三)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依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2、教学难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 二.说教法1、探究性学习:对我们发现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假设,然后实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这堂课我就

3、准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讲授,因为这节内容刚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首先是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设(萨顿假说),然后是摩尔根的实验……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不断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猜想、实验并得出结论。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三.说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法: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

4、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的传授及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是不够的,教学任务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及群体协商与对话等教学情境来实现。所以本节课除了传统的传授法之外,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潜在作用。四.说教学设计思路1、以“类比推理”的科学方法为一条主线“类比推理”是一种很普遍的思维方式“类比推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类比推理”在萨顿假说中的体现“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2、以“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为课堂的第二条线索萨顿假说的证据——摩尔根的果蝇杂交

5、实验中体现了“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归纳总结规律验证假说测交实验解释实验做出假设观察分析提出问题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五.说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问题探讨: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这是教材上设计的问题,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学生将遗传因子与染色体联系起来,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回答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哪怕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那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类比推理让学生从感性上接受基因在染色体上)    通过上面的导入很容易过渡到萨

6、顿的发现以及假说,但是要说明一点,假说的提出不是无根据的乱说,而是通过“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因为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这里面需要给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类比推理,并强调其重要性)。基因的行为染色体的行为体细胞中的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左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成对存在成对存在在配子中的存在方式在配子中,成对中的一个同左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形成配子时的行为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与讨论”:    你同意以上的分析(指基因在染色体上)吗?如果你也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请你在图中染色

7、体上标注基因符号,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P28图)    这个“思考与讨论”必须让学生来完成,当学生将基因标注在染色体上之后,会发现不管是F1还是F2代,结果与前面孟德尔所做的实验(还没有发现减数分裂之前)完全是一致的,到这个时候学生会有这种感觉:将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标注在染色体上是一点都没有问题。(三)摩尔根的实验由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介绍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实验图解(略)),提出问题: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