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00016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7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系—班—潘楠—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而身体健康是指: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2.善于休息,睡眠好;3.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4.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5.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6.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不痛、牙龈颜色正常、
2、无出血反应;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8.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很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趁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因此,在预防的时候,应该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下手。当前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
3、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多有一些表述。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近是要有能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的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全都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因此,作为新一代大学生,
4、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迎接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未来。只有心理健康了身体才能健康,比如一个人得了心理疾病,就比如厌食症吧,她会因为心理问题不吃东西,导致身体也出现严重问题。所以必须要注重心理健康。那么心理健康都包括那几个方面呢?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维护和增强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作为依据对照自己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自
5、我诊断。发现自己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总而言之,健康的心理就是做出正常思维,行为标准,人性的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预防身体疾病发生的方式大家都明白,就是多锻炼身体。那么,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呢?一、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们在社会中生活,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树立正确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基础部分。同时应锻炼自己迅
6、速适应环境的能力。面对现实,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的困扰的。二、善于自我调节。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是难以避免的,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应该学会至少一种自我调节方法。比如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的奇山秀水来震撼你的心灵,这些美好的感觉往往是良好情绪的诱导剂。欣赏音乐,多接触阳光同样会使你心情愉快。三、扩大社会交往。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能使人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减轻心理冲突。在交际中相互理解和表达交流思想情感,既能愉悦他人也要放松自己,
7、这是积极的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四、培养业余爱好。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消除疲劳,以缓解紧张感,对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效果。其实,除了做到上面介绍的一些方法来达到心理疾病的防治外,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还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这样当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以平常心面对,很好的度过难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也多数不在最佳状态只是处于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
8、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人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和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就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来保持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生活中享受人生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