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

ID:58796234

大小:76.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29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蒙阴四中教师语文教案课题:23,愚公移山九级七。四班任课教师公娜备课日期:2020年1月8日编号:54学习目标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时代的第1页共8页道家《列子·汤问》,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毛泽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个寓言故事后,“愚公移山”的成语更是脍炙人口,为国人所喜

2、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多样化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文言语感。板书设计1.面山而居面:面对。2.损魁父之丘损:减少、削减。3.叩石垦壤垦:挖。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简直。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示例。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第2页共8页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

3、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二、了解作者、作品。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三、整体感知课文。(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补充注释的字词:1.面山而居面:面对。2.损魁父之丘损:减少、削减。3.叩石垦壤垦:挖。4.曾不能毁山之

4、一毛曾:简直。5.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竟然。6.而山不加增加:增加。((说明:以上句子牵涉到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只要讲清其特殊之处、现代汉语中怎么表达即可,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讲述特殊句式的名称。)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1.聚室而谋曰2.其妻献疑曰3.杂曰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5.北山愚公长息曰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

5、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

6、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第3页共8页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以上是一家之见,

7、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一)研讨的问题之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选代表发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学生可能出现的看法:1.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