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pdf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pdf

ID:58767889

大小:83.4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29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pdf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实践第一的观点数学的产生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而人类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数学的发展。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道理。例如:教学长度单位时,通过介绍古代人测量长度的方法以及目测、步测等方法都存在的缺陷,告诉学生长度单位“米”正是应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分米、厘米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当学生发现黑板的长度长过3米而不够4米,不能得到整米数的时候,学生自然

2、会产生疑问,此时再告诉学生分米、厘米正是这样产生的。再比如:教学11至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左边摆1捆小棒,右边1根小棒,学生必然知道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当左边摆2根小棒时,学生自己就知道了20是由2个十组成的。另外几何知识的教学也大都可以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数一数、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操作活动进行教学。这样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并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道理。2、对立统一的观点小学数学中充满了许多对立统一的观点,如多与

3、少、大于与小于、已知与未知、有限与无限、正比与反比、精确与近似、直与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揭示矛盾、总结规律,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例如:教材第九册140页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工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小时加工20个,12小时可以完成。(1)现在要提前2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多加工多少个零件?(2))如果每小时多加工4个,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3)前4小时平均每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余下的还要加工多少小时?这道题中每一小题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及工作总量都在发生变化

4、,题与题之间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第一题的工作时间减少,那么工作效率发生变化,每小时比原来要多加工一些,这道题便是求平均每小时比原来多加工几个。第二题却恰恰相反,工作效率提高了,这就使得所需的工作时间减少,题目的问题正是“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第三题在第一题与第二题的基础上,已知一定工作时间和相对应的工作总量,通过两个变化的量求出工作效率这个不变的量,再利用工作效率求出生产余下的零件所需工作时间。通过辩证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这三个量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知道

5、其中任两个量可以求出相对应的另一个量,其中一个量一定,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这也正是正比与反比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体现,通过这种题的练习,不仅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相互联系的观点一切事物之间诸因素都相互联系的。小学数学知识也是如此,概念与概念、性质与性质或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都存在着内部联系。如除法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它们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学知识是不断扩展与加深的,都是由简单发展到相对复杂,而前一个知识的学习都是后

6、一个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遵循迁移规律,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准备题,巧妙地引入新课,使学生顺利地获取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