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63030
大小:84.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30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多维视角中的独白与对话透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维视角中的独白与对话透视多维视角中的独白与对话透视独白与对话,不同视角折射不同的意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它与人类的文化、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有着潜在的联系。因而,要探明教育学中独白与对话的内涵与关系,就有必要从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第一节语言学视角中的独白与对话人的存在不会是无声的、沉默的。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语言是作为人类本质能力的物化,亦即人类本质能力的客观化,是人类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媒体。独白与对话是话语的两种基本形式。“独白”,从词源上看,是一个偏正结构的
2、联合词,“独”即指数量上的单一,也指一种存在状态,即孤独、独自一人的状态。“白”即说的意思。两者联合而构成的“独白”一词的意思即指一个人在独自地言说。从语言学的静态角度看,“独白”,是指“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1]即台词;从动态角度看,“独白”是演员的一种舞台表演活动。把两者联合进行分析,即指在场的演员作为戏剧或电影故事人物的代言人,在演绎故事人的生活时,抒发他人情感的一种孤独的言语表演活动。从某种意义上看,独白是在一种无旁人在场的假设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连贯性的反思和倾诉行为,是一种单向的意义传
3、递行为,缺乏应答机制,是一种失聪现象。台下的观众或听众没有进入独白者的视野中,没有成为其互动、交往的对象,缺乏对意义的重建、共生与共创。“对话”,从词源上看,是一个动词性偏正结构,“话”既是动态的言语活动,也隐含言说与倾听的语词内容。这里的“对”是一个方位名词,突显了交互性的存在。而“对话”是一个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言语形态,指存在于多极主体(含两个)之间的交流活动。对话一定要通过交流,但交流不一定是对话。如单向性度的交流活动就不是一种实质性的对话,而是一种独白。因为对话是一种启发灵魂与思维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4、和非预设性,开放与生成是其典型特征。因而,“独白”与“对话”是人类话语在生活世界中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独白是对话的前提之一,对话是一种趋于常态的交流方式。从“独白”到“对话”是一种话语系统的转换与生成。第二节哲学视野中的独白与对话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独白,既是一种孤独的人生境遇,也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方式。独白人生是与对话人生相对立而存在的,是一种孤独的人生,是一种被世界和自我放逐的人生。这种“独白”是一种曲高和寡的人的生存状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被离斥的人生境遇。而“对话”,作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在哲学
5、解释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或概念),它被赋予了存在论的意义,是一种超载“它”(世界),与“你”(世界)建立精神上的相遇关系,以灵魂的相互转向、精神上的相互回应为基本特征。对话是一个具有人类学本体论意义的存在性范畴。奥地利著名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就认为,“我与你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你来我往,而是寓于‘生活深处’的具体体验”。[2]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的人生、对话的人生。人与世界之间的“我-你”相遇关系及对话关系具有唯一的实在性,是精神的家园。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独白是一种将知识客观化的一种不对等的主-客体认识形式;作为一种认识方式,
6、其根本属性在于它是一种纯理智的判断和复制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而对话也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3]是为超越自身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进行认识上的探索过程。认识的对象是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世界。雅斯贝尔斯也认为,“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言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对话的唯一目标便是对真理的本然之思。其过程首先是解放理性限定的、但有着无限发展的和终极状况的自明性,然后是对纯理智判
7、断力的怀疑,最后则是通过构造完备的高层次的智慧所把握的绝对真实,以整个身心去体认和接受真理的内核。”[4]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其根本属性在于它是生产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活动。对话的过程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5]对话是一种未曾预演的理智探险,它没有特定的终极性目标,永远面向未来,面向人类永无止境的未知领域,具有开放性与流动性。对话的过程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到理智的探险事业中去,因而具有独特的伦理品格。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
8、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任何解释一开始就必须有这种先入之见,它作为随同解释就已经‘被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了的,也就是说,是在先有、先见、先把握中先行给定了的。”这种前理解为对话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不同视域的差异导致对话从对自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