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

ID:58671616

大小:2.93 MB

页数:73页

时间:2020-10-05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牙周病微生物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牙周病微生物学郭良微牙周病病因学第一节概述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细菌及其产物是发病始动因素。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影响牙周病的转归。各因素相互联系、互为协同或影响、互为拮抗。一、口腔正常菌群口腔微生物种类繁多:已分离出400多种。密度高、数量大。出生后3-4小时口腔即有细菌定植直至个体死亡。口腔环境复杂:解剖、理化环境。微生物的相互关系复杂:微生物的复杂关系共生symbiosis:相互有利竞争competition:竞争空间、营养拮抗antagonism:抑制或杀死另一菌。共栖commensalism:细菌以此种方式保持菌群间于宿主间的平衡。共聚:指不同类型细菌表面的相

2、应分子间的互相特异性识别并黏附。口腔正常菌群oralnormalflora或固有菌丛indigenousflora的作用生物屏障,抑制外源性微生物。维持口腔微生物生态平衡。刺激宿主免疫。营养功能:形成ViteK等。牙周袋病损分区二、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ecosystem指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牙周生态系正常菌群是可变的。牙周微生物的复杂性确定了宿主免疫反应的复杂性。正常菌群间失衡、微生物与宿主间失衡都会导致疾病如:导致内源性感染;为外源性感染提供条件;致敏宿主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单一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破坏。(Page&Kornman提出的发病机制)E

3、nvironmentalandpostnatalfactorsInheritedfactors微生物感染临床表现疾病开始、进展骨破坏结缔组织和和炎症反应宿主免疫反应AntibodyPMNEndotoxin&PoisenfactorsAntigenCyto-factors&PGEMMPs牙龈炎和牙周病的简化通路致病菌落产物(LPS-脂多糖等)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炎症和组织损伤牙周袋形成/骨吸收现代牙周病学观点菌斑的侵袭力=宿主的防御力→生态平衡(牙周组织健康)菌斑的侵袭力>宿主的防御力→生态失衡(患牙周病)菌斑的侵袭力<宿主的防御力→生态调整(牙周病防治)强调有细菌的存在,才有

4、可能发生牙周病内因+外因—全身与局部—多因素(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 当前研究焦点:识别牙周致病菌的毒性克隆株 寻找牙周致病菌的毒性传递因子 宿主的易感因子。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第二节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生物膜dentalplaquebiofilm即就是细菌性生物膜牙菌斑特点:是一个有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体,其间的细菌能抵抗宿主的防御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等的杀灭作用,不容易被水冲掉牙菌斑生物膜结构牙菌斑生物膜形成三个基本阶段获得性膜acquiredpellicle:1-2小时形成细菌黏附adhesion与共聚coaggregation菌斑成熟:12小时菌斑大致

5、可被染色。9天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10-30天菌斑发育成熟达高峰。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致病菌始动因子的证据实验性龈炎(65年,Löe):证实龈炎的发生与菌斑堆积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牙周病分布、患病率、严重程度与口腔卫生、菌斑积聚量呈正相关。机械清除菌斑或抗菌治疗有效果。无菌动物实验研究:证实细菌能够破坏牙周组织。宿主免疫反应:可疑致病菌高滴度特异抗体。龈上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二.龈上菌斑、龈下菌斑与牙菌斑的生态学牙菌斑生态系的菌斑积聚量受多种因素制约,不是无限制地增多。根据龈上、下不同生态区域划分为龈上菌斑、龈下菌斑菌斑接触组织优势菌影响因素致病性龈上

6、菌斑釉质,龈缘,暴露的牙骨质革兰阳性需氧菌 兼性菌口腔卫生措施 食物机械摩擦 唾液龋病 龈炎 龈上牙石一.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plaque龈上菌斑的结构:微生物、基质。需氧/兼性厌氧菌为主,与龈炎关系密切。龈上菌斑基质: 有机基质(多糖蛋白质复合体)和无机成分(钙、磷、镁、钾等)。食物对龈上菌斑形成的影响牙菌斑不是食物残余。食物种类、口腔功能静止与否可以影响菌斑形成。(二)龈下菌斑附着性龈下菌斑attachedsubgingivalplaque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subgingivalplaque附着性龈下菌斑attachedsubgingiv

7、alplaque菌斑直接附着于牙面、牙石,不直接接触龈沟底或袋底。以G+杆菌、球菌和丝状菌为主,少量Gˉ球菌杆菌。与牙石和根面龋形成有关。非附着性龈下菌斑unattachedsubgingivalplaque游离于附着菌斑和龈沟上皮/牙周袋内壁之间,接触袋壁。以Gˉ可动菌为主。与牙周破坏关系密切。龈下菌斑生理特点龈沟或牙周袋有良好的理化环境,有营养物质(蛋白质)供给牙周袋内氧化还原电势低等均可影响细菌组成。Gˉ兼性及专性厌氧菌为主,与牙周破坏关系密切。龈沟结合上皮牙釉质牙骨质对不同的细菌亲和力不同。影响龈下菌斑生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