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

ID:58670214

大小:1.76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10-05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主要内容:量距一般方法、视距测量、直线定向主要目的:了解距离丈量的方法,视距测量的公式,理解标准方向的概念,掌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重点内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分类:直接量距法——钢尺量距光学量距法——视距测量物理量距法——光电测距1第四章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与直线定向(lineorientation)一般在精度上:电磁波测距EDM(electro-magneticdistancemeasuring)钢尺量距(steeltapemeasuring)视距法测距(stadiamea

2、surement)。1§4.1钢尺量距(steeltapemeasuring)一、量距工具有:钢尺(steeltape)、标杆(measuringbar)、垂球(plumbbob)、测钎(measuringrod)、温度计(thermometer)、弹簧秤(springbalance)。1距离丈量(1)量距工具:钢尺(steeltape):20m、30m、50m最小分划为毫米皮尺:20m、30m、50m最小分划为厘米测绳:30m、50m、100m每米注记(2)辅助工具:测钎、花杆及锤球11二、量距最基本的要求——平、准

3、、直。按精度分:一般量距和精密量距(一)一般量距步骤1.定线(linealignment)标定地面两点间或两点延长线上各点在同一方向直线上的工作称直线定线。按精度分:目估法和经纬仪法。1(1)目测方法:a、两点间定线b、延长线上定线(2)点的标志:木桩、竹桩或水泥桩等目估法定线示意图11、一般方法(l/l000~1/3000)①平坦地面的量距方法: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②倾斜地面的量距方法:沿地面丈量倾斜距离D´,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h,计算水平距离D。量距③高低不平地面的量距方法12.丈量(1)喊“预备”、“

4、好”前后尺手同时读数,相减。(2)在山区,可用平量法、斜量法。平量法斜量法AB测钎SAB=n+为整尺段长为余长13.内业成果整理(1)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要求:一般量距:K≤1/3000(平坦),≤1/1000(山区)。1量距误差(1)尺长误差尺长误差属系统误差,是累积的。(2)人为误差①钢尺倾斜误差和垂曲误差当地面高低不平、按水平钢尺法量距时,钢尺没有处于水平位置或因自重导致中间下垂而成曲线时,都会使所量距离增大(约1--3mm),因此丈量时必须注意钢尺水平。②定线误差使丈量结果偏大。

5、一般丈量时,要求定线偏差不大于0.1m,可以用标杆目估定线。当直线较长或精度要求较高时,应用经纬仪定线。1③拉力变化的误差一般量距中只要保持拉力均匀即可④丈量本身的误差:对点及读数(3)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温度的影响,钢尺的长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丈量时的温度和标准温度不一致时,将导致钢尺长度变化。按照钢的膨胀系数计算,温度每变化l℃,约影响长度为1/80000。一般量距时,当温度变化小于l0℃时可以不加改正,但精密量距时必须考虑温度改正。14-2视距测量(stadiasurvey)(1)视距测量原理:

6、利用仪器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根据几何原理同时测定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优点:简便,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缺点:精度低,约为1/200--1/300。一般每100M水平距离的高差误差约为4cm,常应用于碎部测量1(2)视距测量(stadiameasurement)公式1、视线水平时K—取100,l—上、下丝读数之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1l为视距间隔,p为视距丝的间距,f为物镜焦距,δ为物镜至仪器中心的距离。由相似三角形m´n´F与MNF可得:则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令,则同时,由图可以看出A、B的高差h=i-v1

7、HAHBiAjBABAB水平面DAB12、视线倾斜时l’为水准尺与视线垂直时的尺间隔1.视距公式:2.高差公式:1(2)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将视距间隔MN换算为与视线垂直的视距间隔,就可按上式倾斜距离D′,再根据D′和竖直角α算出水平距离D及高差h。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MN与M´N´之间的关系。图中α角很小,约为34′,故可把和∠EM´M和∠EN´N近似地视为直角,而∠M´EM=∠N´EN=α,因此由图可看出MN与M´N´的关系如下M′N′=MNcosα1图2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设MN为l,M´N´为

8、l´,则l′=lcosα得倾斜距离D′=Kl′=Klcosα所以A,B的水平距离D=D′cosα=Klcos2α由图中看出,A,B间的高差h为h=h′+i-v所以h′=1/2Klsin2α=Dtgα1视距测量方法与计算:1、于测站上安置仪器,盘左位置对中、整平,量取桩顶中心点到仪器横轴中心的高度(仪器高i),立尺于目标点A。2、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