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45865
大小:1.84 MB
页数:8页
时间:2020-10-16
《高一化学必修2非选择题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化学必修2非选择题练习1.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试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有机物B的名称为,结构简式为。决定有机物A、C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分别是。(2)写出图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①;反应类型:③;反应类型:2.(12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作用得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1)甲小组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Cu2O,为此展开了确定红色沉淀成分的研究。步骤一:提出假设::。步骤二:查阅资料。得出:①+1价的铜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②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
2、铜。步骤三:设计方案、实验。A.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C.取该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放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的关系D.取该红色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沉淀析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填字母)。(2)乙小组针对甲小组的假设,另设计如如下图装置进行验证。若按乙组装置定性检验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可根据现象的发生与否即可判断。若按乙组装置定量测定上述红色沉淀的成分,你认为理论上应该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填序号)。①通入氢气的体积;②
3、反应前红色沉淀和硬质玻管的总质量;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⑤硬质玻璃管质量;⑥锌粒质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该实验装置中距实际可行性方面存在的缺陷有(请写出两点)。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①②①②甲乙①②丙请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选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
4、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实验步骤】(1)按我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3)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4)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a.步骤(1)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b.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c.试管②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d.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4.(12分)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
5、提取的,下图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学生就这个课题提出了以下问题:w.w.w.k.s.5.u.c.o.m(一)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有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甲的观点: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学生乙的观点: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学生丙的观点: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学生的观点正确(填学生序号),简述理由:。(二)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分离?(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资源,加入的足量试剂①是(填化学式)。(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
6、g(OH)2沉淀的方法是(填标号字母)A.蒸馏B.过滤C.萃取D.分液(3)加入的足量试剂②是(填化学式)。(4)写出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5.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不断鼓入空气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乙的作用是。(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要除去该物质
7、,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填写字母)。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6.把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1,试计算(要有过程):(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