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25870
大小:56.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17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25诗词五首》word教案(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诗词五首》授课说明课型背诵课时三课时1、了解诗词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熟读并背诵这几首诗词。教学目的2、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在朗读中咀嚼精炼优美的语言和名句,理解诗词的主旨,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3、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这几首诗词补充教学难点理解诗词的主旨,体会作者抒发的感补充情。教具使用教学设想:采用“死去活来法”,即先背诵再理解体会。补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中
2、形象所构成的或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步入诗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二、学习《饮酒》一诗1、了解作者陶渊明。体会作者的感情。陶渊明,字元亮,田园派创始人、辞赋家、散文家。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离职回乡。《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大约写作者归田后12年。2、背诵(1)齐读(把握字词,节奏指导)(2)齐读,检查效果。(3)自读
3、,试背。(4)效果监测(互背、抽背、竞背等)3、说:体会抒发的感情。(1)“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领会到“真意”却忘了怎么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1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4、论:师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
4、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心远地自偏”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山气/日
5、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四.小结: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反复朗读,体会感情;抓关键词,品味语言;第二课时学习《次北固山下》《秋思》两首诗。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问: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情感相同,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体裁不同:《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天净沙秋思》是曲(小令)
6、。二.了解作者,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王湾是洛阳人,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2、马致远,元朝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他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2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散曲是继诗和词之后出现的一种结合乐唱的诗歌形式,包括小令和
7、散套两种。小令体制短小,只有一只曲子,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例如《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三、背:学生自由读课文,达到背诵课文的程度。四、说:赏读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例:1、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2、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
8、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3、4、为什么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5、“小桥流水人家”又给人怎样一种感受?这与“断肠人”的愁思是否一致?作业: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余两首诗。2、搜集有关思乡主题的诗句。第三课时学习《登幽州台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