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

ID:58588263

大小:45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0-20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命题及其教学一、判断与命题概述1判断的意义及其结构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即,判断是对思维对象的某种属性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π是无理数”、“0是自然数”、“我是学生”等都是表示判断的语句。★什么是判断?■按判断的组成形式,可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2)判断有真假之分。★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1)“要有所断定”,否则不称其为判断。如,“0是自然数吗?”,“x-1>0”都不是判断。★判断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于简单判断,又可按其内容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对于复合判断,还可按其复合形式分为负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按判断的

2、质来分,判断可分为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按判断的量来分,则可分为全称判断和特称判断。★数学中常用的四种判断形式⑴全称肯定判断(A),其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是P”,简记为SAP;⑵全称否定判断(E),其逻辑形式是:“所有的S都不是P”,简记为SEP;⑶特称肯定判断(I),其逻辑形式是:“有些S是P”,简记为SIP;⑷特称否定判断(O),其逻辑形式是:“有些S不是P”,简记为SOP;★判断的结构2命题及其基本运算表述数学判断的语句则称为数学命题(判断)=(量项)+(主项)+(联项)+(谓项)★什么是命题?表述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由于判断有真假之分,故命题应具有可判性、有真

3、假之分。★真命题与假命题如“”和“”,由于含有变量x,故无法判断其真假,这样的语句称为开句,不是命题,但若当x赋值后,则它都可成为数学命题。就是将命题符号化、形式化,将若干命题用逻辑联系词联结起来构建新的命题,由于关键是逻辑联系词,因此,命题运算实际上是命题的逻辑联结。★命题的运算(复合)★命题的基本运算否定(非)、合取(与、且、联言命题)、析取(或、选言命题)、蕴涵、等价。(1)否定(非——“﹁”)给一个命题p,它与“﹁”构成复合命题“﹁p”,称为命题p的否定,也称为负命题。否定真值表p﹁p1001(2)合取(与、且——“∧”)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

4、,构成复合命题“p∧q”,称为命题p,q的合取式,也称为联言命题。合取真值表pqp∧q110010101000(3)析取(或——“∨”)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构成复合命题“p∨q”,称为命题p,q的析取式,也称为选言命题。析取真值表pqp∨q110010101110(4)蕴涵(若…则…、如果…那么…——“→”)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构成复合命题“p→q”,称为命题p,q的蕴含式,也称为假言命题。其中p叫做前件(或条件),q叫做后件(或结论)。蕴含真值表pqp→q110010101011(5)等价(当且仅当)给定两个命题p,q,用

5、连接词“←→”联结起来,构成复合命题“p←→q”,称为命题p,q的等值式,也称为充要条件假言命题。等价真值表pqp←→q110010101001例1求复合命题(p∧q)→p的真值。例2求复合命题p∧﹁q的真值。★复合命题的真值★常用的逻辑等价式:若两个命题的真值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命题称为等假命题(或逻辑等价).记着“≡”.逻辑等价的两个命题,在推理证明时可以互相替换.常用的逻辑等价式有:①幂等律:p∨p≡p,p∧p≡p.②交换律:p∨p≡q∨p,p∧p≡q∧p.③结合律:(p∨q)∨r≡p∨(q∨r),(p∧q)∧r≡p∧(q∧r),④分配律:p∨(q∧r)≡(p∨q)∧

6、(p∨r),p∧(q∨r)≡(p∧q)∨(p∧r).⑤吸收律:p∨(p∧q)≡p,p∧(p∨q)≡p.⑥DeMorgun律:﹁(p∨q)≡﹁p∧﹁q,﹁(p∧q)≡﹁p∨﹁q.⑦双否律:﹁(﹁p)≡p.⑧幺元律:p∨0≡p,p∧1≡p.⑨极元律:p∨1≡1,p∧0≡0.⑩互补律:p∨﹁p≡1,p∧﹁p≡0.利用逻辑等价可以将复杂的命题简单化,也可推证两个命题的等价关系.3命题运算应用举例(1)反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①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必须是严格确定的和同一的。它的公式是A≡A,表示成命题形式A→A。由真值表知它是恒真命题.AA→A1011同一律要求:思维

7、对象应保持同一;表示同一事物的概念应保持同一.②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它的公式是﹁(A∧﹁A)(A与非A不能同真)。由真值表可知它是一个恒真命题。A﹁AA∧﹁A﹁(A∧﹁A)10010011矛盾律是同一律的引申,它是用否定形式来表达同一律的内容.同一律说:p是p;矛盾律说:p不是﹁p.③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真。它的公式是A∨﹁A(A或非A),易证它是一恒真命题。排中律要求思维要有明确性,避免模棱两可.它是同一律和矛盾律的补充和发挥,进一步指明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