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1).docx

集体备课教案(1).docx

ID:58537568

大小:25.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1

集体备课教案(1).docx_第1页
集体备课教案(1).docx_第2页
集体备课教案(1).docx_第3页
集体备课教案(1).docx_第4页
集体备课教案(1).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教案(1).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烟二中集体备课教案八年级物理学科主备课:范开淇成员:罗剑江万有静冯伟备课时间: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课题名称: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

2、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速与介质种类以及介质温度有关。教学难点: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教法设计:科学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学法指导:动手操作加引导教具(实验器材):音叉、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石头、盛有水的玻璃水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声音的海洋里,大家能列举自然界中哪些丰富多彩的声音吗?学生畅所欲言————激活学习的激情师: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

3、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琴声悠悠,令人心醉,飞机轰鸣、火车鸣笛、刺耳的叫声让人心烦意乱,彻夜难眠,可以说世界的精彩需要声音来装点,备课组意见记录1无声的世界是孤寂与落寞的。那么,面对声音的世界,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耳濡目染,感性认识一、声音的产生:【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猜想与假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⑴生活中的经验: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⑵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青蛙、蟋蟀、蜜蜂的发声在讲解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声音与振动有关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4、实验一:敲打音叉师问:大家都听到了声音,那大家可否看到什么?发声物体微小的振动难以用肉眼看到,需要通过间接的方法来观察如:实验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或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塑料球来说明)实验三:感受手敲打桌面发出声音的原理实验四:手握发声的音叉,声音即停止实验五:橡皮筋、钢尺、声带、小鼓、小锣等的发声4、进行实验(1)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2)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归纳表达(3)观察思考、讨论作答、举手发言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5、得出结论归纳—————共同点引出探究内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

5、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会振动,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二、声音的传播:师问:发声体并不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2、猜想与假设:发声体和耳朵之间只有空气这种介质,声音的传播是不是与空气有关,物质形态分为气、液、固态,声音是否也可以通过液、固态来传播?3、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一: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实验二:听到轻扣桌面的声音实验三:将放着音乐的手机放入水中实验四:用抽气设备抽封闭的广口瓶中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广口瓶内的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是否发生变化?——理想实验

6、、科学推理:“假如没有空气”?实验研究得出结论⑴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⑵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1)人耳的结构分析: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骨传导介绍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再传到大脑,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人们在咀嚼食物时听到自己咀嚼食物的声音就是骨传导)【声音的传播速度】1、声速: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在固体中最快例:在钢铁中速度为5200m/s在液体中较快例:在水

7、中速度为1500m/s在气体中最慢例:在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2、V固>V液>V气(当然还与介质的压强和温度有关)【应用】1、看家狗睡眠时为什么把耳朵贴在地上2、钓鱼的人从不聊天,也不喜欢别人在身边走动3、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举出三个合理场景。(马路上的汽车鸣笛后一会儿才能听到声音;人们之间3有语言交流必须距离很近;人们看到电闪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听到雷声;教师讲话后好久学生才能吸到等)三、回声现象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2、人耳要区分天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

8、的时间比原声晚0.1m/s以上。3、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