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

ID:58437761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2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_第1页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_第2页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_第3页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_第4页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用暗示教学优化品德课堂【摘要】: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个德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笔者对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将暗示教学法引入品德课堂教学,创设适宜环境,营造乐学氛围;运用他人暗示,培养积极情感;激发自我意象,扬起自信的风帆。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欢愉中学习,以获得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关键词】:巧用暗示优化课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真正好学、乐学,就必须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暗示教学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自觉

2、地运用暗示原理,以多种多样含蓄间接的方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适当巧妙地运用暗示教学手段,可以避免命令和强制,有效缓解和消除孩子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个人的内在潜能,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一、创设适宜环境,营造乐学氛围。教学中的环境暗示,是指通过营造某种场景、氛围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无论是优美舒适的物化环境、令人放松身心的艺术环境,还是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只有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实现“共振”,学生才能乐意、超常地完成学

3、习任务。1、不觉春风换柳条——物化环境暗示学生身处的课室是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我们可以对课室的环境、园地、字画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不怕困难、我能成功等一类的积极暗示。例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们班里故事多》,课前,老师对课室环境重新布置:门口挂着文明班牌,荣誉栏上贴着一张张奖状,墙壁上是孩子们参加各类比赛、活动的照片。教学中,老师问:“同学们,刚才我们说到荣誉,你们记得我们从一年级到现在,获得了哪些奖状呢?”学生纷纷举手报出,老师追问:“

4、你们都说得很对,如数家珍,不愧是我们班的小主人,你们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有的学生说,这是我们班全班同学努力的成果,是用大家的汗水得来,来之不易,当然记得清楚;有的学生说,看到这一张广播操比赛获奖的奖状,我就想起大家站在烈日下练操,晒得汗流浃背;有的学生说,这是我们的骄傲,看着这一张张金灿灿的奖状,心里很激动……教师通过文明班牌、奖状、照片营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从中获得作为班级小主人的自豪感,唤起他们对班集体生活的回忆。可见,课堂环境的营造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它能渲染氛围、烘托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品德学习的催化剂。2、

5、千里莺啼绿映红——艺术氛围暗示暗示教学的创始人洛扎诺夫说过:“艺术手段不仅用来为课文基本材料的接受、理解而创造愉快的气氛,它们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教学中,适时用艺术手段创设一定的氛围,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身心处于松弛状态,而头脑中却建立意识倾向性,这种状态有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这样几个环节:①播放背景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让学生在组内说说自己家乡的美景、名人,每组推荐说得好的一人向全班介绍。②播放几个著名景点,在紧张的音乐声中进

6、行“我来猜一猜”活动,答对的学生要说一说喜欢这个景点的原因。③播放剪辑的一组美景风光片,教师动情的讲解配以汤灿的《家乡美》,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在遐想中,④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在《家乡组歌》中,小组合作制作家乡名人“光荣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不紧张,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质量。3、众人皆醉我独醒——心理环境暗示在教学中,课堂交流最大的阻碍是学生不敢

7、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往往用大多数人所期望的观念搪塞一番。如果教师能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给学生以暗示,使学生不用担心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讽刺,能够自由、平等、和谐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必将提高学习效能。如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自己会整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在A、B两班教学时,我都以心理小测验来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写上“自己经常整理、自己偶然整理、家长整理、别人帮忙整理”,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诚实选择,并上

8、台勾画答案。虽然两个班人数相同,班风相近,但投票结果却大相径庭:自己经常整理自己偶尔整理家长整理别人整理ABABABAB收拾书包181212981557整理书桌201013861649收拾玩具259106418410叠衣服1361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