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

ID:58376175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03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_第1页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_第2页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_第3页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_第4页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不同年龄阶段教师心理挫折及克服心理挫折是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状态。一、教师心理挫折的范围1.尊重需要受挫。尊重需要是教师的主导需要。教师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是把受别人信任,得到别人重用作为精神支柱。由于诸多复杂原因,教师的尊重需要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还远远得不到满足。如,有的教师辛勤劳动的成果有时还得不到社会的承认、领导的赏识、同行的赞誉。有些农村小学教师,整天和孩子打交道,在一些人眼里,这些教师只不过是一些孤陋寡闻的孩子王,在政治上被看成无能者。如此等等,使他们自尊心受挫。2.成就需要受挫。10教师对自

2、己的才学、声誉,对学生成长的期望,对创造性劳动和成功有一种执著的追求,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教师劳动繁重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往往容易造成教师主观追求成功期望和实际成功概率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中小学教师劳动的繁重性使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受到限制,追求高学历的期望不易实现;其次,中小学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识有时还比较模糊,对教师的劳动采取排斥态度的情形常有发生,影响了教师劳动的效果;另外,人的身心发展的固有特点和教育工作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不能在短时期内见效。3.人际交往受挫。教师工作的特

3、点,使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加之他们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因而社交技能与社交活动的需要不相适应,社交的成功率较低,从而使他们不愿过多地与人交往,心理上自我封闭。4.公平需要受挫。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教师工资收入与社会其它行业待遇上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呈现出进一步拉大趋势。如,一个中小学教师一年乃至几年工作所得的报酬有时抵不上文艺界明星一次所得到的奖金。教师内部的分配也极不合理,干同样的工作,由于工作性质(公办、民办、代课)的不同,收入往往相差1—105倍。使教师产生不公平感。另外,转正、晋级、评优、提薪中的不公平现象又使得一些教师产生失落感。一些低

4、职称、低学历的青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努力,已相继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但他们所得的报酬与个别高职称、高报酬、低工作的中老年教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他们产生了不公平感。5.生存需要受挫。教师和其他任何人一样,首先要追求生存。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职业,能满足教师生存的需要。但广大中小学教师含辛茹苦,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并未得到相应的报酬,有些贫困地区拖欠教师工资现象严重,连教师那点勉强养家糊口的微薄工资都不能保证,处于维持温饱的水平线,使教师应有的报酬得不到保证,给教师的职业生存造成了威胁。教师受挫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引起教师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研究结

5、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国内普通人群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工作复杂、负担重,其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比较差,之所以如此,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首先,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国家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以及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则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教师法》的颁布,更使教师的一些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使教师感到有法可依,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   其10次,尽管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相对较低,物质生活状况较差.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使其有可能获用比其他职业更多的心理满足。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

6、师可能会体验到痛苦烦恼;但更多的是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心理上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劳动是个体劳动与集体劳动相结合的过程,在劳动过程中教师个体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而很少受他人的影响,工作中的压抑感也就较少。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职业生活应愉快、健康、乐观.使教师不得不随时调节自己,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此外,从知识层次上讲,教师是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人,他们洞察个人和社会的能力较强,借得利用心理卫生知识去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二、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尽管从总体上来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就教师内部而言,不同群体的教

7、师心理健康有差异。1.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的任务及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同造成的。例如小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师自尊的需要。中学教师面临升学率压力、中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增强及形成逆反心理等,这就在无形中难强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很多教师为此忧心仲忡,欲罢不能,欲干无招。2.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这可能是传统的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女教师承受比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