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

ID:5837540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语文教学案例:醉翁亭记·鼠标划词关闭划词·收藏·评论·打印初二语文教学案例:醉翁亭记·鼠标划词关闭划词·收藏·评论·打印【案例背景】《醉翁亭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在结构上前后紧相呼应,行文严谨,浑然一体。全篇也多用“也”字句,形成一种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极有特色,读来朗朗上口。为此,要让学生强加诵读,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督促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以加深理解。这些工作在学生课前预习中做了充分而必要的强调。加强诵读教学,在诵读中让学生欣赏、领悟文章优美的语言特色,体会景物描写之美。诵读时,除了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还注意每个句子节奏的划分。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

2、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深入探究的问题放在作者所流露出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案例题旨】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发言,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是被动式接受和机械式记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建构对话式语文课堂。在“对话式”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不再是那种传授与接收、灌输与接受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流关系。在课堂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可以不受教师预设问题和固有概念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交流意见的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感受

3、和认识,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古代散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在学生自主解决文章字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对话式交流和探讨是本案例思考的核心问题。【案例过程】教学设计:以“乐”字为切入点,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努力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想象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的场景,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

4、、通过点拨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作者的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理解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教学难点:1、感受简洁精练的文字所描绘的优美自然风光。2、理解“醉”与“乐”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领略景美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几幅画面。2、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所描绘的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和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面对教材,学生不应该是等着老师来教学,来给他一个模板

5、式的记忆内容。而是在不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前提下自主地和文本对话。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为后面师生对话以及生生对话打下基础。这一步相当重要。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4、引导学生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5、学生朗读,要求读出作者的感情朗读:第一次朗读听学生读,正字音,明句读。第二次朗读要求体会音韵美。第三次朗读注意体会意境美即文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教师点明文体特点及文章中21个语气不同的“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这是学生和文本的直接对话,也是学生和文本的浅层次感性对话。在

6、朗读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对文章有一个朦胧的感性认识,尽管学生现在还说不出来文章好在何处,但通过前面作者写此文具体过程的介绍和自己的朗读,有了“美文”的感觉,并且心中有了对文章的浓烈的喜爱之情。这样后面深入文章内容的探讨才是真正的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而不是老师的一味灌输。三、感受人欢1、学生朗读并概括课文描绘的四个场面。2、分析四个场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欢乐之情。说明:此步骤重在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试着理清文章的思路。这实际上是缘着作者的文字追踪作者的所思所想。3、引导学生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四、归纳情

7、怀1、纳得出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2、学生朗读,以醉翁之心体醉翁之情。3、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懂得在遭遇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说明:这一步骤重在给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对话。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五、解读“醉翁”1、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醉翁”醉了吗?(2)“醉翁”老了吗?2、引导学生理解“醉”与“乐”的关系。3、引导学生体悟欧阳修丰富的内心世界。说明:这一部分是学生在充分感悟文章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和老师之间的对话。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