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73710
大小:4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1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国培学员何娟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诵的名篇。学情分析:本次执教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借班上课,平时与学生没有接触。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
2、的强梁,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设计思路:1.-7-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读准、读通、独处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显象得意。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1.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积累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今后独立阅读古诗的能力。“读懂诗题、读通诗句、理
3、解诗意、体验诗情”四个步骤。每个步骤及时板书。2.注重氛围的创造,注重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移情换景,想象画面,体验情感。2.读中悟情,读中生情,读中赏文。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同学们静静的听。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
4、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7-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了……(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请同学们与老师一同书写课题。齐读课题。(师提示注意读准题目中的生字)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题目①
5、题目中有生字(出示课件“广陵”),谁来读一读?(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陵”的后鼻音读法),大家一起读。②(出示课件“孟浩然”)谁来读一读?(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孟”的后鼻音读法)全班一起来.注意“陵”字的书写。重点指导字的结构和易错笔画。我们一起写写这个字(板演)(读懂题目第一层要求:读准音。)2.个性读题①题目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同学们。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想看看黄鹤楼吗?(课件)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对,是一首送别诗。同学们听出
6、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出示课件:李白和孟浩然的介绍)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之”是什么意思?②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鼓励学生,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大胆地说出来,大声地读出来。不怕重复,也不怕与别人不同。)③同学们,你读懂了题目了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读懂题目第二层要求: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理解诗题字面上的意思。)3.感性读题-7-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
7、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年龄差距不是问题,一样的酷爱自由,一样的潇洒飘逸,使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诗才出众,使他们相间恨晚,无话不谈,不再寂寞。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板书:“读懂诗题”)(读懂题目第三层要求:体会诗人的感受,读出诗题背后的故事。有必要时,老师范读。)总结学古诗的步骤:
8、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