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

ID:58369738

大小:8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9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_第1页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_第2页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_第3页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_第4页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泰山版五品下主题5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题主题五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多样化方法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伟大的祖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了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从祖先留下的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而骄傲。教学策略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

2、历史,了解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教学策略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情景导课点明主题本环节可利用音乐《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猜关于龙的谜语、成语开花(带龙字的成语)等形式,引导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伟大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从而点明主题。(二)历史再现:1、通过课件,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果条件许可,本环节可单独用一节课播放视频)2、引导生谈感受,培养民族自豪感,落实

3、情感目标。(三)足迹探访:1、课件展示我国古代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先留下的足迹,从而感受中华文明的地域广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通过课件介绍黄帝陵及炎黄子孙的由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一个团结、智慧的民族,从而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四)大显身手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古代文明遗址?2、你还知道那些远古人类的文明情况?3、谈谈你对远古文明的感受以学生汇报为主,以日记、照片等形式在小组内、小组间、全班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合作的能力,尤其要用好我们身边的

4、大汶口文化遗址,以增强资料的亲切感。谈感受既是对学生爱国情感的进一步升华,也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课堂小结。板书设计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悠久的历史作业布置让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宝贵文物,体会他们的精神和智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难点:了解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策略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回顾导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探寻了中国文化文明的遗址,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看清祖先的生活,感受祖先的智慧。(

5、二)古代文化行播放课件,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示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的详细情况。分析“刀耕火种”的现象,了解原始人的生存状况,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列举世界之最,从而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先的智慧,再次点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英雄故事会1、你知道古代传说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吗?他们都有什么事迹传下来?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古代传说,讲给同学们听一听。3、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4、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为什么叫做炎黄子孙?以学生的讲述为主,让学生在讲述历史传说中进一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英雄的精

6、神和聪明才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四)历史图片展将学生搜集到的历史图片资料,按一定的历史阶段或类别划分,并在班级公开展示,使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历史资料,丰富感知,提高学习效率。(五)歌曲欣赏升华情感齐唱《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全课结束。板书设计智慧的祖先半坡遗址距今六千多年磨制石器河姆渡文化磨制石器种植水稻新石器时代作业布置收集有关资料、图片办手抄报教学反思教学课题主题六独领风骚的中华文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了解他们影响深远的思想见解。2、收集学习一些古文古训,懂得做人的

7、道理。3、知道我国有哪些建筑群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1、查找资料,讲述思想家的故事。2、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查找资料,讲述思想家的故事。2、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叹服。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教学策略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用具课件、图片、资料、读书计划卡课时安排3

8、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了解他们影响深远的思想见解。2、收集学习一些古文古训,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感知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遗产,为祖先的智慧叹服。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诵读名家名篇,提高文学修养。教学策略和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讲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