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doc

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doc

ID:58349798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6

上传者:U-2441
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doc_第1页
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创造教育呼唤创造型教师最近在一本书里读到一个事例,使我深受触动。说的是牛顿曾提出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道直线运动的粒子组成。可能由于牛顿的权威谁也不敢动摇,整个18世纪的光学竟无重要进展。但到了1801年,英国一个物理学家托马斯·扬勇敢地站了出来,向牛顿的权威挑战:"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正是因为托马斯·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所以在建立新的光学理论--"波动说"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身为教师,我也想培养出学生能具有像托马斯·扬那样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行为。可是我们的部分同仁(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却常常忽略了要把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比如引导学生给一篇课文分段,学生发言中有新的思路和剖析,但教师总要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教学参考书上的提法。又如讲解试卷中的选择题答案,学生的选择与"标准答案"不合又确实有理,但教师总要施展求同思维,不厌其烦地为"标准答案"打圆场。如此教下去,也许教师自认为尽心尽责,却会一次次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窒息许多未来的创造型人才国际上有人称21世纪为"创造世纪",亦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创造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具有创造性才是新世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才能担负起培养跨世纪新型人才的重任。授受型教学与创造型教学的特征比较授受型教学是传统教育的产物,它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世界,教学活动处处长着眼于学生“知道了什么”。在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下,它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来衡量他们“知道”得如何。创造型教学是创造型教育的产物,它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只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即是达到学生发展目的的手段与条件。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盯着学生“知道了什么”,而始终着眼于学生“发展得怎么样”。其结果往往可以避免授受型教学出现的学生“高分数,差体制”、“合格的成绩,残缺的心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教学体现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运用上,授受型教学完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教学内容完全被框死在教科书上。多少年来,我国一直沿袭着教师传授教材知识、学生接受教材知识、考试只考教材知识的局面,这严重束缚了师生教学的手脚,阻碍着他们教学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更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创造型教学则不同,师生教学凭借教材又不局限于一本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代表与范例,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随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要。授受型教学与创造型教学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授受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其方法的指导思想是“灌输”式。而创造型教学则以“启发”式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与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除此,创造型教学还特别注重实践锻炼方法的运用。因为个体经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理性的、感觉的、情感的、态度的、信念的等各个层面知识的综合,它既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同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构成学生理解新知识及其意义的出发点,又是获得创造才能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所感、所思、所悟”的切实体验,从小萌发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意念。 授受型教学与创造型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调控也不同。授受型教学的组织与调控完全依据预先的教学设计,一般以能否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的显性任务为标准,十分讲究形式的规范,因而往往机械有余而灵活不足。而创造型教学是以学生有效发展的标准为组织调控依据,凡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学行为就强化和肯定,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例如,对课堂内学生坐姿不在形式上作整齐划一的规定;又如,当学生对某个课题实验操作兴趣特别浓厚时,教师会对实验课时临时作出调整,增加一至数倍时间,以满足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