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

ID:5832064

大小:1.47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2-14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_第1页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_第2页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_第3页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_第4页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可摘义齿的生物力学各种原因导致的上下颌牙列内一个或者数个牙缺失,称为牙列缺损。可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可摘局部义齿结构复杂,设计多样。如何更好的使用与力学有着密切关系。可摘局部义齿多数由基牙和粘膜两部分共同支持。可摘义齿的结构恢复缺失牙的功能人工牙作为义齿的连接部分基托和连接体固位稳定部分固位体人工牙人工牙的分类解剖式牙非解剖式牙半解剖式牙牙尖及斜面清晰,上下颌牙齿尖凹锁结关系好。咀嚼效率最高,功能好。但基牙和牙槽骨所受侧向力大。无尖牙,咀嚼功能最差。但基牙和牙槽骨受侧向力最小。牙尖有一定斜度,牙

2、尖斜面小。基托属于义齿连接部分,也有固位稳定作用。承载人工牙、承受牙合力、传导和分散牙合力,以及防止义齿移位。基托有一定坚固性,用于承担咀嚼时的牙合力。塑料基托需要有一定的厚度和挠曲强度。连接体连接义齿成整体,也有承担、传导、分散牙合力的作用并使义齿稳定固位。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固位体咀嚼时牙合力可以通过牙合支托传导到基牙上。起支持义齿对抗牙合力,防止义齿下沉,咀嚼功能增强以及防止食物嵌塞的作用。牙合支托固位体卡环的结构卡环体连接卡环臂、牙合支托和小连接体,作用是稳定义齿。卡环臂环绕基牙,作用

3、是支靠和固定。光弹实验说明,其由细到粗的形态避免了应力集中,卡环不易折断。固位体卡环的种类锻丝卡环一定直径的不锈钢丝弯制而成,卡抱力和弹性好,固位能力较好并且易于调整。但是易变形。铸造卡环高熔合金铸造而成,固位和稳定效果好,传导牙合力作用佳。但是弹性较差,并且不宜调改。可摘义齿的设计可摘义齿的力学原则义齿应具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可摘义齿行使功能的时候,应足够对抗牙合龈向的轴向外力和颊舌向的侧向外力。基牙的数量适当一般2~4个合适。基牙或者牙周情况差可以适当增加。依据缺失部位和数量具体考虑。基牙在牙弓上

4、的分布宜分散,且支点线最好形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基牙的分布组织保健广泛而均匀的牙合力;平衡牙合的建立;调节卡环使其固位力适宜。卡环的设计静止状态,卡环不应该给基牙施加任何力量。单臂卡环基牙颊侧有卡环、舌侧有基托受力可平衡。双臂卡环颊舌侧有固位臂和对抗臂使得受力平衡。其中固位臂有弹性固位作用,对抗臂无弹性。连续卡环挤压牙冠的唇颊侧,利于摘带,防止侧向移位。远中游离端义齿的设计特点游离鞍基在基牙远中,远中缺乏基牙支持,承受牙合力时应力分布复杂。基牙易受伤,缺牙区牙槽骨吸收较多。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期望寻

5、找理想的修复设计。以往的研究结果1956年Fenner等研究,义齿的移动和咬合力会使基牙承受过度的负荷。较厚而不致密的软组织会增大义齿移动度;应该用流动性好的印模材料取得功能压力印模。可能减轻义齿下沉,并且对基牙扭力小。Thompson等通过光弹试验法研究结果表明:远中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近中牙合支托和I型杆卡臂或锻丝颊臂卡环铸造舌臂时,能适当的分布垂直向牙合力。并且,牙合支托越位于牙弓的近中,则可使施加于基牙上的力越接近垂直。Craig等用有限单元方法研究得到:义齿人工牙承受分散的牙合力时,作

6、用于基牙牙周组织的应力较小;如果载荷集中,作用于基牙牙周支持组织上的应力较大。另外,基牙牙周组织应力分布多集中在基牙的根尖1/3处和牙冠颈部。McDowell等分析得到:游离端义齿中间接固位体起到平衡义齿、稳定和保护作用。间接固位体可以将垂直向牙合力传递到两个设有间接固位体的基牙上,将水平向牙合力传递到间接固位体以及载荷对侧的主要基牙上。汪文骏等用电测法分析指出:侧向牙合力对基牙影响最大。对于游离端义齿,基托下组织承担主要力量。混合支持方式与基牙和牙槽嵴状态有很大关系。设计游离端可摘义齿减小侧向牙合

7、力方法缩短力臂减小人工牙牙合面的牙尖斜度加强义齿主连接部分的强度,尤其是下颌义齿应用于游离端义齿的设计近中牙合支托,支持并使基牙倾向近中。RP远中邻面板,稳定和固位作用。II型杆式卡臂,可移动,固位好。面积小不易导致龋坏。RPI卡环的受力RPI卡环的受力I型卡臂离开牙齿,邻面板进入倒凹区不与基牙接触。基牙受到的扭力减少。垂直向牙合力近中牙合支托垂直向下的小连接体和邻面板起到对抗作用。人工牙承受载荷,近中牙合支托不会挤压基牙远中牙龈组织。咀嚼压力RPA卡环近中牙合支托RP远中邻面板A圆环形卡环。用于口

8、腔前庭深度不足,或者基牙龈端有软组织倒凹时采用。牙合支托的设计位于基牙邻缺隙侧的近中或者远中牙合面传导牙合力的传统观点曾普遍认为,颌支托底面与基牙长轴的角度≤90°,并略向牙合面中央倾斜,可以使义齿所受合力沿牙长轴垂直传递到根周。光弹试验研究光弹试验指出,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的垂线成正20°夹角。并且支托凹斜面,基本与牙根支点到牙合缘的连线正交。才能让牙合力均匀传递至牙周组织。三维有限元研究表明牙合支托底面与基牙长轴垂线的夹角应该>0°,前磨牙为10°左右,磨牙为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