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20148
大小:91.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古诗词表达技巧题型备考策略.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表达技巧题型备考策略1/4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既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高考设题中通常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一、提问方式1、这首诗(某句)用了怎样的(什么、何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例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这首诗整体上运
2、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例如2010年高考浙江卷: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进行赏析。例如2011年高考福建
3、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4、诗歌是怎样抒情(写景、写人、写物)的?例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
4、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5、这首诗(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上有什么特点?例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这首诗首联抒情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二、相关知识表达技巧(艺术技巧):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备考时重点抓住“描写”的方法和“抒情”的方法。2、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①描绘类:比喻、比拟、夸张、借代;②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③表达类:设问、反问
5、;④其他类:顶真、互文、双关、谐音、反语、通感等。备考时重点抓住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2/4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备考时重点抓住景情关系和托物言志。(3)描写手法①人物类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勾勒、工笔细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景物类描写: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写景角度(五
6、种感觉,观察角度)(4)其他方法: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③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④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⑤远近结合;⑥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⑦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⑧明暗结合;⑨声色结合;⑩细节描写;?比兴;?白描;?工笔;?象征;?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烘托;?渲染;?用典;?铺陈;联想、想象;以小见大;侧面描写;主客移位(侧面虚写)。备考时重点抓住动静、虚实关
7、系和对比、衬托等手法,在写景技巧中要抓住写景角度(五种感觉,观察角度)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承前启后)、伏笔铺垫等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三、设题角度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
8、首词作一赏析。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厦礴恳蹒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