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

ID:58316803

大小:49.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1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5).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题作杜秀芳者及工辛庄营乡大马庄中学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推理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认识了轴对称性以及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本节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

2、又是今后学习等边三角形的预备知识,还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两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后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垂直平分提供了方法☆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1、前面已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学生对几何学

3、习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在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积累学习经验。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直观感受和归纳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探索、证明两个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理证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能力目标:从设置问题?模型演示?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两

4、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今后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基础,也是今后论证角、边相等的重要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推理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教师活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环动节1△ABC中,AB=AC,求证:∠B=∠C教法:我采用探思考:1如何证明你的猜想?〔讲述一种证索发现法完成本节明方法:作顶角的平分线〕的教学,在教学中2有其它

5、的方法吗?试试看,用不同的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本节课证明这个结论。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导开始,先投影让学生4人一组分组合作,在组与组之间合热情,体验成功的入显示图形及作,通过作辅助线,共同寻找全等三角形,相喜悦,通过直观的新问题,让学生等的角,相等的边,体现学生组内合作,组与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授观察并发觉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自己主动证明猜想,同手使学生在获得感作结论。提出问时有也有利于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巩性知识的同时,为业题让学生思固,既运用以旧引新的推理方式,又体现由特掌握理性知识创造小考,创设问题殊

6、到一般的思维认识规律。采用这种探索发条件,这样更有利结情境,激发学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猜于调动学生积极升生进修的欲想,实验证明去揭示定理。同时也展示了猜想性,激发学生兴趣,华望和要求.--证明这一数学认知基本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3交流反馈,共同完成本节重要知识点的为积极主动愉快学证明。通过看幻灯片,让学生感性上认识等习,也符合数学教腰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既锻学的直观性和可接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表受性..述水平。4小结: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填空(1)如果AB

7、=ACAD是角的平分线那么--------------------------------(2)如AB=ACAD⊥BC那么--------------------------------------(3)如果AB=ACBD=CD那么-------------------------------------总结,积累知识点,从理性上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形成知识体系☆板书设计主板书等腰三角形1、定义2、性质推导过程3、应用☆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

8、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如果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