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

ID:5831091

大小:6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5

上传者:U-3204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1页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2页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3页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4页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向阳:2012年广东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2012年文科综合(历史)高考分析与备考建议华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张向阳2012年是广东实行“3+文综∕理综”高考方案的第三年,其中历史科的试题延续了近年形成的高考命题风格,维持了命题思路的稳定性,控制了恰当的难易度,同时呈现出鲜明的以考查历史学科能力为重点的广东命题特色。一、试题命制的总体情况1.维持结构和题型的稳定本年度历史试题的基本结构维持稳定。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总共12道题目,每道题目4分,共计48分。主观题有2道题目,第38题25分,第39题27分,共计52分。历史科试题总计为100分。题型、题量和赋分值与往年完全一致。现在高考命制的历史选择题一般都附有材料,有的在题干(如今年卷的第13、14、16、18、19、20、22、23题),有的在选项(如第12、17题),而有的以附图、表的形式出现(如第15题),今年只有一道未附材料(第21题)。2009年,历史单科考试最后一年,没有出现组合式选择题。直到今年组合式又再次出现(第23题),这表明该类选择题仍具有特殊的检测价值。本年度的历史选择题,呈现的材料十分简洁明了,学生作答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审题,并对材料进行阅读、理解和思考。今年的历史非选择题仍是两道材料解析题,使用了比政治、地理两科试题都更为简约的材料,且文字通俗易懂,使考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思考作答。例如,第38题展示了三则材料,总共不到300字;第39题引用了两则材料,也控制在400字以内。往年历史试题呈现的材料字数较多,且部分材料为文言文,这在增加了阅读量和解读难度的同时,无疑减少了考生答题思考的时间,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2.强化历史学科能力考察本年考题有以下一些新的变化,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预留了较大的空间。总体而言,与往年相比:一是使用了较为简约的材料,从而减少了学生作答时的文字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答题思考的时间,进一步体现了“历史思维”这一学科能力的核心价值。二是今年历史题没有出现“学习情境”,主要使用了“研究情境”、“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出了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些贴近实用的学习策略。三是考题与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相结合,以小见大,突出了适合高中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四是设计了具有选择性、开放性作答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检测了考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上述的新变化,从其中一些题目的设计可见端倪。例如,第12题,设计了某学者的“研究情境”,就中国古代“牛耕的出现”提出了与课本“春秋”说不同的“商代”说,需要考生对题目选项呈现的证据进行“最有利”的判断。再如,第38题引用的材料三,既不是史学家的发现,也不是在历史学习中的发现,而是一位美国财经记者在自家生活中的发现。材料源于当代生活,并将大洋彼岸的中美两国连接起来。题目的设问将这一日常生活的发现,转化为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另如,第39题设问(4),需要考生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题目基于两则材料对“科学”、“民主”概念演进的示例,进而需要学生选一个当代应用广泛的词语作历史分析。7 历史高考题为何侧重于学科能力的考查呢?第一,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一个历史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在高考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实际就是对历史学习能力的检测。第二,鉴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到底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在有限的十多道考题的作答中是难以衡量的。然而,历史理解和思考水平的高低,却可以通过学科能力考查得出合理的评定。二、答题要求和作答分析1.选择题分析对学生的答题要求而言,历史选择题可以简单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题目,其特点是:①设问为引出史实;②适用于考察基础知识;③答案是相对封闭的“唯一选项”。第二类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题目,其特点是:①设问为激发思考;②适用于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③答案是相对开放的“最佳”选项。通常,考生对于第一类题目作答均较为理想,只需根据基础知识判断四个选项的“对”或“错”即可;但会感到第二类题目作答稍难,因为判断“最佳”,需要以一定的历史学科方法和观点为依托,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往往会作答失误。广东实行“3+文综∕理综”高考方案三年以来,每年两类历史选择题的比例大致接近。从2010年至2012年,第一类分别为4道、6道、5道;第二类分别为8道、6道、7道。因每道选择题的赋分值为4分,第二类选择题作答难度较大,在历史题中所占比例都在半数以上,考生如果对此把握不当会严重失分。今年选择题两大类的分布如下:以事实为基础的选择题13、16、17、19、21以思维为基础的选择题12、14、15、18、20、22、23实际上,两类题目考生使用的基本答题技巧都是排除筛选法。第一类,排除“错”项,选择符合基础知识的“对”项;第二类,排除“不佳”选项,保留“最佳”选项。我们会发现,其实“排除筛选”法的掌握还不是关键点,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历史思考”能力。例一:以事实为基础的题目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例二:以思维为基础的题目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本年三道涉及中国古代史的选择题,难度会稍高于往年。如以上第12题,考生对于选项4个证据的判断,需要应用历史证据的知识和方法。望文生义的考生,容易误选答案之外的各个选项。其中,“《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的作答干扰度较强。学生假如不知道《诗经》主要是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的古诗,而误以为典籍史料信度最高,就会误选该项。答案项“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因为没有直接呈现与商代的联系,假如考生不知道甲骨文是商代典型文字,就会错误排除该项。再如第13题,考生对题干材料中的“诸侯”二字望文生义,也会误选“分封制的巩固”,假如仅从“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表面看,也会误选“君主专制的削弱”,而放弃“中央集权的加强”。实际上,本题反映的是西汉景帝至武帝期间逐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中央集权举措。另如第14题,需要考生通过隐去历史时间概念的材料,判断时人对政治制度的评论,考生依托的基本线索是当时宰相制度已经废除。假如考生在时代判断上失误,就会误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而无法得出“限制君权”的认识。表面看来,该题是对材料的释读,实际需要将材料信息与相应的历史时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这是一种历史思考的基本方法。7 在本卷的三道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中,也作了将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相结合的能力应用设计。如第15题展示了一幅招贴画,需要考生释读图片信息的内涵作答。去年也有一道展示图片的选择题,上面有“1958年11月”的时间信息,但“望图生义”误选“人造卫星上天”的考生仍多达20.98%。今年的题目隐去了时间线索,考生需要认真释读图片及图下文字才能准确把握选项与时代的关联,作答难度明显提高。再如第16题,需要考生通过周恩来与共产国际领导的一段对话,借助其中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道路态度反映的线索,通过思考判断,把握周恩来表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内涵。又如第17题,考生只有准确理解一届人大召开的时代特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才能选准“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的答案。反之,容易错选“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或“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的选项。涉及世界史的6道选择题,也大都作了能力考察设计。如第18题,通过1521年教皇代表向马丁·路德争辩的一句话,需要考生透过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过程中对峙双方分歧的焦点。当然,学生熟读课本,知道马丁·路德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的立论基础,会较快排除“《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项。但是,假如考生仅记住课本提供的背景知识,很容易误选“教会是否腐败”项;假如考生只是简单地提取材料的表面信息,也会误选“信仰是否必要”项。再如第23题,是一道由不定项多选题演化而来的组合式选择题,考察的角度和层次较多,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该题以1962年法国报纸的一段言论及美国政府的态度入题,要求考生据历史表象判断其所反映的两则史实及其关联性。对此,考生通过阅读题干可知,1962年法国持有大量美元并准备以此为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比较紧张,认为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接着,考生需要通过题干的提示和历史基础知识建立联系,进而理解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法国的崛起,同时对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产生威胁。由此,不难进一步推断这其实深刻地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如果仅是提取材料信息,不作深度思考,将会望文生义误判为“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因单项选择题为电脑评卷,基本数据现未得到,考试数据分析暂付阙如。以下根据我们改卷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两道主观题的答题要求和考生作答的基本情况。2.主观题分析两道主观题赋分值共计52分,其中,第38题25分,第39题27分。考生主观题作答平均分为25.07分,难度中等(0.48)。据近三年考生主观题作答的总体情况,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到,本年试题的难度系数控制得非常稳定。年份平均分与上年比难度与上年比201022.750.43201125.52↗0.49→201225.07→0.48→今年历史题阅卷所反映的整体情况如下:其一,第38题。本题共设计为三问,考生对于三问的作答均属中等状态,三问的难度都在0.51~0.55的中等区间。下面是38题各问的阅卷基本情况。(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本问考生平均得分为3.07,难度值为0.51。该问表面看来是考核知识的再认再现,但隐含了通过“食物”这一历史表象深入到对“海上霸权”历史变迁的理解,包括对时代大背景和小背景的认识。其中,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等概念),是试题材料所述的大背景,答出以上概念可得4分。有的考生只是答了较为抽象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得分;因为,新航路开辟同时表现了欧洲封建制度在美洲的移植,并非资本主义的扩展。有的考生答了“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7 ,也没有得分;因为,新航路开辟是天主教狂热的结果,是伊比利亚半岛收复失地运动(驱逐阿拉伯人、犹太人)的延伸。本问涉及的历史小背景有两个:一是16世纪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二是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每点1分。有的考生虽未答出“海上马车夫”,但能答出“荷兰确立海上霸权”的意思,可得1分。有的考生答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等同于大背景给分。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西班牙尚未建立殖民统治,也未确立海上霸权,不另给1分。在该问作答中,那些只是就材料复述“食物”名称变化,而未能看到“食物”背后“海上霸权”变迁历程的考生,均不能得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9分)本问作答平均分为4.58,难度0.51。该问作答要考虑两点:一是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的是“传统手工业”。考生答出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家庭纺织业等,可给2分。但答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民族工业、洋务企业、纺织业等,因不属“旧工业”均不给分。二是旧工业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主要表现在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开始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采用机器大生产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考生答出“工业革命”的关键词可得2分;答出“中国遭到侵略”或“鸦片战争”等关键词也得2分;答出机器大生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等任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本问考生平均分为5.45,难度0.55。该问从历史进程上分为两段:第一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合计4分。考生答出“两极格局对峙”、“中美关系紧张/恶劣/较差”等类似意思可得2分;考生答出中国“经济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工业生产落后”或“实行计划经济”等说法可得2分,但只是罗列“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历史概念则不得分。第二段是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合计6分。可概括为三层含义。第一层,考生答出“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等类似说法可得2分;但只答“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或“世界格局多极化”等不能得分。第二层,考生答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制造业大国”等类似说法得2分;但只答“综合国力提升”、“产品价格低廉,市场占有率较高”等意思则不给分。第三层,考生答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任一点即得2分,两点答出则不另重复给分。其二,第39题。本题引用了两段材料,通过词语概念的历史变迁这一视角,以小见大,设计了四问。从考生作答的整体情况看,第一、四问稍易,难度略超0.6;第二问适中,难度达0.42;第三问稍难,难度达0.32。(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本问考生平均分为2.42,难度0.61。本问作答涉及两个要点,一是“科举制度”,二是“究天理”。前一点考生作答较为一致,后一点考生表述多样,凡提及“求得”、“获得”、“遵循”、“敬畏”、“维护”、“存”天理的,或回答“明理”、“求理”、“明道德之善”、“理是万物本源”等意思的均可得2分。(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考生答题的平均分为5.12,难度0.43。该问涉及的变化过程有两处转折,是一个表现为从器物(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变化过程。答出一个“转折”7 得1分,合计2分。19世纪中叶后的变化主要为两大原因以及时人的相应举措:一是甲午战败,有识之士看到“师夷长技”的局限性,认识到政治制度的落后,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二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上述两方面,凡有一方面答出时人认识的得3分,答出时人举措的得2分。两方面合计10分。在阅卷中发现,有一部分考生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答:第一,民族危机加深(列强侵略、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等);第二,救亡图存(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等);第三,思想解放(西方思想深入传播、民主有名无实、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等);第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等)。阅卷评分对此作出适当处理,凡每答出1点得2分,共计8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答题平均分2.55,难度0.32。较多的考生在该问作答时,将重心放在解释近代以来的代议制民主,没有看到“民主”概念的历史性变化,因此得分普遍不高。阅卷主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代议制度的建立”可替换为“代议制民主/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确立、出现、形成)”,得2分。如答出“代议民主”、“资本主义制度/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因失于准确而不能得分。第二,答出“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或“直接民主有弊端”者,可得2分。如能举例答出“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情况/导致权力的滥用”,“间接民主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现代社会人口数量众多,直接民主不适应需要”等,可得3分。第三,答出“民主不断发展/完善”得1分,答出“扩展到更多国家”得1分,答出民主发展、完善的某些具体表现,如“选民范围扩大”、“两党制的形成/发展”、“西方政党制度的建立”等,得1分。共3分。(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本题作答平均分1.81,难度0.60。本问作答具有选择性和相对的开放性,由学生选答的三个词语,实际作答难度有较大的差别。“粉丝”一词学生大都熟知,选答最多,作答也较为理想。“中学”一词难度适中,而选“经济”一词的考生很难答出原意,故失分最多。阅卷对于三个词语主要把握原意和引申意:第一,“粉丝”原意为食品名称(用含淀粉较高的食物做成丝状食品),引申意为支持者、崇拜者、追随者等,由英语单词“fans”音译转化而来。第二,“中学”原意指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国传统学术、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科技知识等,是与“西学”相对应的词语;现代的引申意指适龄人群接受教育的场所,是教育体制介于小学和大学之间的中间阶段。第三,“经济”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语意中,有“治国平天下”含义,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经世济民”等词汇的简化;现代的引申意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原来自日文对“economy”的对译,以后中文采用这一用法。由于“经济”一词在现代语境中有许多复杂的释义,只要考生能从“生产活动”、“节约”、“划算”等角度谈及引申意,也可得分。总体上,考生答出原意和演变后含义的得3分,仅答出原意或只有引申意的只给1分。三、对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建议广东高考自主命题八年来,历史试题已形成如下三大特色:第一,命题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而不再局限于教科书内容;第二,考查重点立足于学科能力而不是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第三,命题视角多元化、方法多样性和史学观念更新相互结合在一起。这些特色,今年的历史试题继续予以发扬(如12、13、14、15、18、22、23、38、39题等)。7 对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和备考中,广大师生应该引起关注。以下,本人试提几点建议供广大师生在新一年备考中作参考。1.正确处理好专题史和通史的关系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是以专题史的结构呈现的。专题史教学有助于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相对深入的剖析,但离不开在更宽广的视野内对具体的史实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专题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笼统拼凑。在一些考生的作答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将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强行塞入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筐”中,没有进行适当地选取和剔除,甚至不少答卷往往堆砌着一些孤零零的概念,没用运用学科语言将其有机地衔接起来,作答的内容普遍存在着层次不清、逻辑不通的毛病。通史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作出整体性的把握,认识各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融会贯通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应该看到,历史逻辑大都需要时序性、阶段性的认识,历史现象相互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因果关联。因而,通史并是将专题所学组合成一个拼盘。考生要答好高考历史题,单凭政治、经济、文化的拼接是不可靠的,必须在解读史料、审清题意、规范术语、史论结合以及答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等方面加大训练的力度,弱化死记硬背和机械答题定式,提高作答的命中率。2.适度把握史学理论和历史方法历史高考题目的命制者都是大学教师。据此,高中历史教师指导备考通常比较关注命题者是谁?他们有何研究热点和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论点。其实,命题者的研究成果对考试题目影响不大,反而是命题思路对考题有较大的影响。而命题的思路,我们是可以通过命题特点来分析的。此外,我们应该看到,史学研究出现的各种新观点,其实都与史观的应用有极大的关系。不同的史观,对同一个历史现象的认识会有重大的区别。但由于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以隐性的形态存在的,历史教科书并没有对学生的显性要求,课标主要涉及了唯物史观。而且,中学教师以往对此没有时间进行专门的研究,所以广大师生对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比如,开放性的问题着重考查的是思维方法。将历史方法论融入高考试题,是近年高考历史命题一个新动向,不少教师开始敏感地看到这个问题。高考具有选拔性的特征,而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哲学性思考,处于历史思维的高级层次。所有的史学新成果,都是观念转变的产物。由此,备考适当了解一些史观应用的例子是有必要的。现在对历史新课程产生直接影响的有如下三种史观: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史观变迁对高考命题的影响有以下三个表现:第一,淡化历史分期,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近年高考基本沿着这个思路来命题。如2007年广东文综“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形成”题,有“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选项。今年第38题的三问,都涉及了历史阶段性特征,而不是简单地用古代、近代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来区分历史阶段。第二,淡化专题与差异,回归通史,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这里指的是通古今之变,而不是简单地明了历史事件相连的时间线索,也不是追求人类发展的差异性。如2007年广东历史“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题。不是考察三个时代的先后次序,而是考察三个时代具有的共通之处。今年第39题的四个概念的演变,就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共性问题。第三,淡化学术价值,理性分析历史事物的本质。如对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说,2005、2006、2011年广东历史卷有“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取代清王朝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乡村知识分子日记对辛亥的看法”等题。注重对辛亥革命的价值判断。今年第14题指出“7 有人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并没有涉及该论点的“反封建专制”的革命性,只是需要判断其主张的本质要求是什么。不是刻意拔高古人思想,而是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第22题反映的“斯大林模式合理之处”,也需要客观的认识为基础。3.注重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首先,历史学科的一大特征就是论从史出,以史料为立论基础。由此,基于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命制试题,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检测,是历史题命制的基本取向。以历史学科能力为基点,综合历史知识、历史方法的考查,使考生运用材料信息说明和解决问题,成为历史高考解题的一项基本要求。鉴于此,高中教师对史料释读一直都颇为重视。然而,不少考生对此并没有形成必要的重视,一些考生只是停留在“读懂”材料的层面,仅运用了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而对材料信息的透视和应用这一具有深度的要求较为忽视。从近几年阅卷的情况看,考生基本具备了初步的材料释读能力,大致能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初步的理解和运用。但洞悉材料信息背后历史状况的分析能力,仍是考生普遍存在的一大弱项。此外,考生能进而以材料为依据,而且能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相关历史问题的并不多见。因此,相当一部分考生面对具有难度的题目得分并不理想。如第39题第(3)问,8分题平均只有2.55分。这一现象提示我们,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应用材料信息,在形成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关概念和问题作深度的思考,而不是仅以“读懂”和简单提取有效信息为目标。其次,高考对历史方法能力的考查是通过考生将所学知识归纳整合、融会贯通来实现的。本年历史试题提示我们,高中生的历史理解往往是通过片段材料的相互关联性进行的。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对材料的精选远比大量展示材料重要,指导学生透视各种材料背后的信息也远比解读表面信息重要。同时,教师应适当关注史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不要让学生局限在死记教科书某些定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历史学的发展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拓宽看待历史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视野,努力深化对历史的认识。比如,民国建立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说,近两年的高考历史题就展示了与此不同的材料,假如考生只能记住教科书的观点,失分就成为必然。今年“牛耕商代说”的试题,也展示了一个与教科书不同的观点。高中生应该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历史是叙述性的,也是解释性的。第22题“斯大林模式合理说”的引用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再次,高考将人们生活与现实联系的内容入题,也提示了我们: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学生的身边,历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往,历史教学只是关注过去,实际上中学历史课程不仅是要学生认识过去,也要看到过去与现代的联系,即使是刚发生不久的社会现象或问题,也可以运用历史学科能力来进行有价值的思考。今年第38题的第(3)问,就清楚地表明,在历史教学中,完全可以借助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素材(虽然不是史料),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去分析、解决相应的问题。高中生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应包括:论从史出、回归历史现场、重视历史事物的变迁、注重历史现象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的崭新内容、联系具体时代的历史特征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联性,等等。比如今年试题涉及了“历史概念的扩展和演变”问题。其中,分析“民主”概念的变化,主要是涉及概念的扩展。而分析“科学”、“粉丝”、“中学”、“经济”等概念,则需要对历史概念的演变予以切实的把握。两者都不是对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都需要从某一概念的演化看到历史发展的大趋势。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