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

ID:58296202

大小:501.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_第1页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_第2页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_第3页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_第4页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4卷第5期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14No.52013年10月JoumalofUniversityofSouthChina(SocialScienceEdition)0ct.2013从苏联模式到中国自主发展道路——论中国道路的选择何花(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06)[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不得不向苏联学习,但同时也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曾经使我国取得了“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但是,到1956年左右,苏联模式的弊病不断暴露。苏共二十大后,我们以苏为鉴,试图修正

2、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式的自主发展道路并不顺利,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继续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成功,而且最终突破了苏联模式。说明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根据本国实际和人民的意愿和能力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关键词]苏联模式;移植;修正;反思;自主发展[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55(2013)05—0025—06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称斯大林模

3、式)在历史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时就指出,上曾经有过辉煌时期,使苏联一跃成为世界的老二,我国要实现的工业化,是“以苏联为榜样并在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对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直接帮助下的工业化”,就是“优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在学习苏联的同时,不自觉地照先发展重工业”。实践证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搬照抄了苏联模式⋯。但是,斯大林去世后不久,业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曾经取得了伟大胜利。“一苏联模式逐渐暴露其弊病。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突破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一百年,和超越它,进行了不懈探索。总体上讲,

4、在改革开放也远远高于同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增长速前,我们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修正遭到失败;改革开度。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农业总产值放以后,新的领导集体披荆斩棘,采取了正确的政达604亿元,比1952年增长25%,年均增长4.5%;策,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过程中,最终成交通运输事业、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卫生保健事业功突破苏联模式。总结苏联模式在中国的历史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生活明运,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疑具显改善J。这些都是因为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有重要意义。发展战略的缘

5、故。因为,对于当时象中国这样一个一苏联模式移植中国及其效应没有原始工业积累的薄弱大国来说,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才能集中全1952年,中国举行了“中苏友好月”活动,掀起了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模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等优势,迅速建立起工式在中国基本上得到了全面移植。模仿苏联模式,业化的物质基础。正如毛泽东指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当了苏联第二,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社会主义改造,通人的奴隶,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走,什么都学苏联过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变革,实现了旧制度和体制的的。”_2尤其是

6、他指出了经济工作中的重工业和计自我更新,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1953年以划方面,由于我们自己不懂,完全没有经验,只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一五”计划好搬。的编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实施。“一五”计划时期,首先,在工业化发展道路方面。李富春在一届我国仿照苏联模式,形成了单一的中央集权的计划[收稿日期]2013一o7—03[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号:QD2012B06)【作者简介]何花(1972一),女,四川南充人,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丘经

7、济管理模式。不仅在计划体制方面,而且在工业从苏联模仿过来的社会主义体制,一方面,它曾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基本建设体制、物资体制、商业经适应了刚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新体制和劳动工资体制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模仿了中国的发展需要,有其积极的正面效应。因为当时苏联。邓小平后来指出:“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新中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国家政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权又不巩固,在这样的条件下,适当强调集中统一,较大。”[]并指出:“许多企业追求大而全。”[]"重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有利于集中

8、全国的第三,在政治体制方面。主要是模仿了苏联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统一使用和统一调配资源,国体形式,党的领导方式和干部管理制度等方面。保证了解决中国当时最急需和最关键的问题。江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形式上看似与苏联有异,其实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