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

ID:5825231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2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_第1页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_第2页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_第3页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_第4页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嘉宾评课实录(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全国小学语文赛课(桂林)嘉宾评课实录(四)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本次活动与以往相比,内涵有很大的发展。由单一的阅读发展到阅读与表达(习作与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学实践的全面展示,其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从两者的关系而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理解是吸收,运用是表达。没有吸收,何来表达?反之,表达对吸收也能起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动摇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影响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本次活动是基于课标的。强调语用是2011版新课标的亮点。本次活动又是基于教材、基于文本的。本次活动也是基于学生的。语文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课

2、程设计与教学,不能为课程而课程,而应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和发展学生。毫无疑问,它必须围绕学生进行,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下称“生本”)。语文教育根本宗旨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离开了这个宗旨,语文课程的任何功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发挥。在本次观摩活动中,重人文轻语文的现象不复存在,大家都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是因为大家明了,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固然需要具有文质兼美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学生缺乏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能力,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法驾驭语文工具,那么无论言语作品具有多么伟大的人文精神,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都是不起作

3、用的,因为它们都外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本次活动具有许多亮点。目标聚焦较准,体现在教学设计上:一是整体感强(如人物描写一组),二是层次性丰富(我),三是有创意(画家与牧童、卖火柴的小女孩、丰富的音响世界)。教学中注重语文因素(寓言两则、第一次抱母亲),文言文也有新的尝试(伯牙绝弦、活见鬼)。再如有的表达设计,将交际语境、功能性写作等新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较得体,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有专家指出,当前我们的教师教育需要实现三种转型:其一,从“定型化教学”转向“情境化教学”;其二,从“技术性实践”转向“反思性实践”;其三,从“理论的实践化”转向“实践的理论化”。这

4、当然是理想的状态,但从实践方面看,要求多数语文老师在短时间内实现这种全面的转型恐怕还为时过早。换句话讲,多数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情境化教学”,但仍会不可避免地保留一些“定型化教学”。其实语文教师尚未在社会上获得普遍的专业认可。本次活动中,同样存在“定型化教学”“技术性实践”和“理论的实践化”种种痕迹,而“情境化教学”“反思性实践”和“实践的理论化”不足的表现。从教学目标看,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在目标制定中常常会犯两种错误。其一是“多而杂”,碎片化。其二是“大而空”。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教学目标,这本身没有错。但它并不要求生搬硬套,尤其是情感

5、态度价值观目标,很多是隐性目标。语文教学讲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从教学实施看,初读——再读——细读……最后……这类定型化,模式化教学痕迹。从方法角度看,习惯于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所谓方法传授,如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里、细节……进行的“技术性实践”,缺少反思量。“理论的实践化”,指强调某种理论的运用,如对话的问答仪式是典型的表现,而不善于总结实践,从实践上升为理论。但阅读教学,我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一些老师的课总体上上得不错,但仔细推敲,还有漏洞。如《画家和牧童》中,商人的称赞,教书先生的赞扬和牧童的话为什么不对照强化一下?抓了呆字,为什么不抓这声音

6、好像炸雷一样?《活见鬼》中,背景:夜,大雨,饮酒。(易生幻觉)心疑生鬼,于是恐鬼,告知遇鬼,实则无鬼。这是连贯的,而不是简单的由疑到恐。联想到怎么抓关键词句、文章思路。坐井观天:井底、天上。守株待兔:不知怎么的见兔,拣兔,想兔,等兔,无兔咕咚中的动物的话(小兔、小猴、众动物)我们的写作教学一方面缺乏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写作技能指标,而另一方面又要学生写作“个性化”的有“创意”的散文,乃至进入各种“创作”,这就使得作文课堂教学难以操作。原本自然天成的“真情实感”的抒发与刻意追求“个性”、“创意”的“训练”之间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学生为了“个性

7、”、“创意”不得不去制造“真情实感”。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内容至少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在向度上,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目标的指向,与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第二,在质量上,教学内容要有课程必需的内在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第三,在数量上,教学内容能对达成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撑。我们平日说的话、写的文章,包含话语形式(怎么说)和话语内容(说什么)两个方面的关系,所以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就是话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因此“说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