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

ID:58234245

大小:850.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9-05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资料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水文学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文关系1.1生态环境建设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建设工作的统称。它更强调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行动,也涵盖了比生态恢复与重建更为广泛的内容。根据我国有关文件,它主要包括天然林和草原的保护、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草原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如同“水土保持”一样,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1、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文关系1.2相关的水科学问题区域水文水资源情势决定生态环境质量区域水文水资源条件决定区域生态环境类型稳定生态系统的维持受制于水的供给状况水文水资源

2、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生态环境用水”问题广为关注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区域水文水资源情势区域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区域水资源数量及其分配区域洪水与干旱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是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建设也直接影响水文情势2、生态水文学2.1概念与属性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水问题及其研究已成为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生态水文学(Eco-hydrology)”一词应用而生“生态水文学”就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重点研究和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水问题,并将水文学知识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系统管理的一门学科。在科学体

3、系上,它属于地球科学范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的交叉学科,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2、生态水文学2.2研究内容基础性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研究,分析二者相互作用机理,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照和参考,属认识世界的范畴。应用性研究:生态水分条件和水资源背景研究,如何开发和利用有利的水分条件,促进和加速生态恢复。在黄土高原干旱缺水,气候和植被的过渡特征、丘陵地貌使水热局地分异特征,决定了生态恢复生态水文背景的复杂性,植被类型结构和布局确立的困难性。生态环境建设的水文效应研究,如同土壤水力曲线,其吸湿过程和退水过程并不一

4、致,相同的水势,吸湿过程与退水过程中土壤持水量并不一致。研究重点是评价流域或区域生态建设对水文系统的单项或综合影响;预测不同建议模工对水文系统的可能影响,确定和选择好的模式。2、生态水文学2.2研究内容生态水文观测与实验研究生态水文分析与计算方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水分条件生态环境治理的水文效应生态环境建设与水旱灾害防治2、生态水文学2.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模拟分析法时间序列对比分析法对比观测分析法成因分析法黑箱模型法水文概念模型法2、生态水文学2.3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恢

5、复生态学与生态水文学水土保持学与生态水文学3.1水土流失治理对小流域水文环境效应产流规律地表产流模数(R)与次降水量(P)关系,治理流域:R=aPb;对比流域:R=a+bP3黄土高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对比流域3.1水土流失治理的小流域水文环境效应径流量综合治理使地表产流模数和径流系数减小。年径流:平均减少40~50%,枯水年60%,丰水年40%次径流:030mm/h,减小11%洪水过程小流域产洪次数减少、地表产流模数年际变

6、率增大;暴雨产流开始时间滞后、产流持续时间缩短和瞬时流量及洪峰流量降低以致消失。但水土保持几乎不能使A型暴雨产流开始时间和洪峰出现时间滞后。水分循环规律综合治理加强了小流域内水的生物小循环,流域整体入渗能力提高(30%)。使年径流量季节分配均匀,枯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提高,但并未使地下径流量增加。3黄土高原生态水文研究3.2区域水土保持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对径流量作用特点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区域人类活动从70年代初开始使各支流地表径流量有明显地减少,这与黄河开始频繁断流的时间基本同步。水土保持

7、措施减少径流量的强度以汛期最大,其次为年,对枯水期径流量影响相对较小。区域水土保持主体措施的减水量70~90年代,河龙区间水土保持主体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水量分别为4.68、4.86和5.83亿m3,分别占区间同期年天然径流量的8.3、10.0和11.4%,仅占黄河流域同期年天然径流量的0.8、0.8和1.1%。表明:区域水土保持减少的水量占黄河径流量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引起黄河径流量发生巨大变化。3黄土高原生态水文效应研究3.2区域水土保持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评价泥沙与水资源利用黄河每年要用200亿m3~250亿m3

8、的水冲沙,约占黄河天然径流量的35%~43%。据研究,黄河河道每输1t泥沙约需用水10m3~30m3,平均按20m3计算。70~90年代,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减沙1.43亿t~2.63亿t,相当于减少黄河输沙用水38.6亿m3~52.6亿m3,扣除水土保持措施直接减水量,区域水土保持相对增加黄河可利用径流量33亿m3~48亿m3。结论目前治理水平下,区域水土保持的减水作用对黄河径流量影响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