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ID:58219472

大小: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8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6页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7页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苏如皋市江安中学张宝兰内容提要:基于现在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有不少教师就只顾完成学习、解题的任务,不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最大的动力。作者简介:本人于1996--2000年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一直在高中任教,其中任教高一三年,高二两年,连任高三三年,且所教班级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教学中本人不断汲取别人的优点,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并不断观察总结、更新,然后在应用于课堂,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7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江苏如皋市江安中学张宝兰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一个国家繁荣强大的推动力和根本保障。全面深入地强化国民的创造意识,发展民族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杰出的创造型人才,是学校教育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推行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

3、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由教师、学生的实际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只是从实验中简单的“验证”某一原理、某一结论,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必须对这种实验教学予以优化、创新。本文探讨通过创新实验教学和一题多解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加强创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7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

4、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既然实验是乙烯跟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和溴水的加成与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得到相同的产物?学生没想到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们可以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补充乙烯和溴的四录化碳溶液的实验,又引导他们结合加成反应的过程进行讨论。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弄清了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与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

5、的差异,理解了教材结论的局限性。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就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开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本质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准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实验室做Al2(SO4)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时,采用不同的顺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1)把少量Al2(SO4)3溶液滴入到NaOH溶液里,出现白色沉淀,又很快消失。(2)把少量NaOH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里,得到白色沉淀。这道题涉及了Al的两性和过量问题,学生一般都能较

6、快得出答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在(1)中如果连续把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里,会出现什么现象?最终能得到白色沉淀吗?在(2)中继续把NaOH溶液滴入到Al2(SO4)37溶液里,又有什么现象呢?白色沉淀会消失吗?事实胜于雄辩,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对实验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课堂教学仍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的可行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连接仪器较多、操作不方便、会产生有毒尾气、反应耗时长而不利于课

7、堂教学等等。因此成功的创新演示实验,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考虑,对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以及实验方法等进行创新。如在演示“燃烧所需条件”的实验中,要使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必须要一定的温度,这就要求铜片要很薄(比较难找),而且温度是靠水蒸汽来提供的,而不是直接与开水接触,这样实验就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如下创新;用两个酒瓶盖来代替薄铜片,分别盛放红磷、白磷。理由是:1酒瓶盖是很薄的铝片,同样具有很好的导热性。2它可以直接放于水面。这样实验又快,现象又明显。7一

8、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需准备一贮气瓶一氧化碳或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