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

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

ID:58216862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7

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_第1页
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_第2页
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管理故事:两支救援队  某地发生地震,各地的救援队伍纷纷赶到地震灾区实施救援。甲救援队由一名专家和19名普通救援队员组成;乙救援队由5名专家和15名普通救援队员组成。  甲、乙两支救援队几乎同时到达灾区,同时展开了救援行动。在巡查过程中两支救援队分别在两处废墟中发现了生命的迹象。两处废墟结构、堆积情况基本相同,生命在废墟下面的具体情况也基本相同。  救援队甲的专家在仔细分析废墟结构后,立即组织队员从正面开始挖掘。几个小时后,队员们终于挖通了一个生命存在空间的一个小缺口。这个缺口虽然能够与被困者进行交流,但从这个缺口无法把被困者救出。于是队员们从

2、缺口将水和食物递送给被困者,并鼓励被困者一定要坚持住,相信大家一定能把他救出。专家仔细观察了挖通缺口的结构,认为这一缺口如果进一步扩大便无法承担堆积在上面的建筑废料的重量,很可能引起塌陷。专家快速巡视了一下整个废墟的情况,决定减轻压在上方的重量后,再扩大挖开的缺口。作出决定后,专家立即组织队员清理废墟顶端的建筑塌陷物。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顶端的堆积减少了一半。专家认为已经可以扩大挖开的缺口了,队员们立即动手扩大缺口。不久,被困人员被从缺口处解救出来了,队员们齐声呐喊庆祝。被困人员被运到安全地带不久,余震发生,废墟重新塌陷。  救援队乙的专家们发

3、现生命的迹象后,也都立即对废墟的堆积状态和支撑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经过观察和分析,一位专家认为应该从正面打开缺口,解救被困者。他的话一出口,马上受到另一位专家的反驳,这位专家认为,从正面打开缺口上面堆积的重量很可能重新塌陷下来,他主张先从废墟顶上的堆积物开始清理。第三位专家认为废墟顶上堆积物较厚,从顶上清理需要较长时间,废墟内生命很可能坚持不住,还是应该从正面清理。第四位专家认为应该从左侧面开始挖掘,第五位专家认为应该从右侧面开挖……在专家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的过程中,救援队的救援人员着急地等在旁边,不知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工作。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4、,专家们经过争论终于统一了意见,并作出了大家都认为科学的救援方案:先从正面开始挖掘,挖一小洞与被困者联络,并给被困者传送食物和水;移除废墟顶端一部分重压物,减少因正面洞口扩大而引起塌陷;然后继续扩大正面洞口。方案出来后,队员们立即投入工作。方案应该说是很科学的,实际的挖掘情况证明了专家们方案的正确性。当方案第二步完成,正准备进入第三步,扩大正面开口的时候,救援队甲已经成功地把第一位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了。当救援队乙正在继续扩大正面开口的时候,一次强烈的余震使整个废墟进一步坍塌,好不容易挖出的通道被堵死了。好在通过联系,救援队发现被困人员没有受到进一

5、步的伤害。救援队的专家们只好重新制定救援方案……  在救援队乙解救出第一位被困者时,救援队甲已经开始解救第四位被困者了。  樊宇明说:同样人数的两支救援队其工作效率有着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队专家人数不同。甲队只有一个专家,专家的意见就是队员们行动的指南;乙队有五位专家,对于队员们来说,五位专家都是首脑及人物,因五位专家意见不同,队员们觉得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及至专家们意见统一了,最佳的救援时间已经失去。要想打造一个成功的团队,切记团队当中的首脑人物不能太多,否则争论、扯皮现象将层出不穷,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