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

ID:58137077

大小:333.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_第1页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_第2页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_第3页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5期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刘彦波.王荷香(1.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62;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1-)064)[摘要]子贝渊水利纠纷是清代湖北一个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水利纠纷。地方利益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以邻为壑,中突不断。而州县官关注赋税的征收与社会的稳定,其畛域成见、本位主义非常明显,难以成为水利纠纷协调者。对于民间的水利纠纷和中突,o,I’I县官在处理水利纠纷时由于其认知的范围以及解决地方水患的考虑深度也未能超

2、出地方的范围,因而呈现狭隘的地域色彩。而督抚为大局起见,有可能会协调民间冲突,通过修建闸口,疏通河流等措施来解决水利纠纷。[关键词]子贝渊;民间;官府[中图分类号]K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14)05—0093—04巾国自古以农业立同,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对乡村社会影响深刻,使得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水利社会。农田水利纠纷是水利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湖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使其农田水利问题异常突出。晚清湖北等地的水利纠纷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处理地方水事问题过程中普遍存

3、在的一大问题,地方上因为农田利益关系相互之问争执,甚至发展成为械斗,民间社会对此存在私利,而政府处理政策更有不当之处,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罗威廉通过对清代樊口大坝之争巾各个利益集团行为的分析,考察了清政府处理水利事务的决策程序lll。法同学者魏丕信通过考察国家对湖北平原的水利管理的阶段性干预,考察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l2l“~647,796一sm。本文以光绪年问子贝渊水利纠纷为例,来考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湖北水利纠纷与地方利益集团的冲突清朝时期,湖北由于与水争地的围湖圩垸日渐发展,水体面积缩小,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水患渐趋频繁、为害日益

4、剧烈。特别是“滨临江汉各州,每遇汛涨,动辄泛滥”[31孙奶,“堤工为粮田民命所系”,成为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检阅有关州县方志,这类记载随处可见。如沔阳州,“沔郡地霪水钟,汉经其北,江经其南,无岁不受水患”(童承叙:《与宋巡抚论灾荒书》,《光绪沔阳州志》卷11,艺文志·书,光绪二十年刻本)。“天门沔阳少H,十年九不收”,就是对这一地区的写照。监利“邑前江后汉,东洞庭,北沱沔⋯⋯平原巨薮,犹恃诸堤以为固”(《康熙监利县志》卷1,tl~;ll,康熙四十—一年刻本)。“田畴常虞水患”(《光绪荆州府志》卷5,《地理志五·风俗》,清光绪六年刻本)。一代名

5、臣陈宏谋曾这样总结湖北:“湖北襟江带湖,民田庐舍,多在水乡,全仗堤塍坚固,方免水到为灾。历查从前岁之丰款,皆由堤塍之修废。”(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卷25,临桂陈氏培远堂刻本)清朝中叶,监利境内水患频繁。据《楚北水利堤防纪要》引湖广总督汪志伊奏浚各河疏:“乾隆五十三年(1788),江水异泛涨,荆州府于江陵县大江北岸万城堤,溃决二十二处。嘉庆元年(1796),九年(1804),监利县溃决狗头湾,程工堤,金库垸三口,先后水推沙压,以致江陵、监利二县属支河湾汊多为淤塞,积水在田,无路可出,如盛钵盂。监利县被淹一百九十二垸。”【正如同治十一年(I

6、872)版《监利县志》所记载的:监利是个好地方,“粳稻连云,桑麻蔽野,其饶沃可数倍旁邑”,“民勤耕织,士祟儒术”,但“宰监利,不难于治民,而难于治堤”。历来在监利做官的,第一件要[收稿日期]2013-06—19[作者简介]刘彦波(1965一),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十,主要从事晚清政治史和历史教学研究;王荷香(1976一),女,湖北钟祥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考虑的也是最难的就是修堤防险。嘉庆年问,湖广总督汪志伊筹办湖北水利,他于嘉庆十二年(1807)查勘江汉平

7、原诸州县垸田渍淹状况,发现有920垸(其中沔阳州248垸、监利县192垸、江陵县165垸、汉川县120垸、天门县113垸、荆门州55垸、潜江县27垸)的大部分垸田自乾隆末年淹渍至嘉庆中,长达20余年尚未涸出(汪志伊:《筹办湖北水利疏》,载《同治汉川县志.卷20艺文》,清同治二十年刻本)。他目睹各垸或积水深二三尺至丈余不等,或涸出五六分、二三分不等。如若长久如此,则将民不聊生,国赋难出。治水,也就成了他莅任伊始的头等大事。汪志伊乘小舟,泛长湖,莅监利,穷究水患原委。见福田寺和新堤为江陵、监利、潜江、沔阳四邑积水出路,自长堤修筑后,压占了原来出

8、江的水系,四邑积水难以消泄,被淹者数百垸。故决定在福田寺兴建一座石闸,使姚家湖以上积水由太马河而达于闸,直入洪湖。监利南部的王家港、郑家湖、刁子LI、白公溪嘉应港、白洼塘、何家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