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

ID:58062413

大小:4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1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刘继能(大方县第四中学贵州大方)1教学分析: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和“取”(收集)装置设计拓展、改进是气体制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O2、CO2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对比较归纳O2、CO2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分析气体“制”装置和“取”装置,归纳总结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与高中知识点“Cl2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进行衔接并做好铺垫。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基

2、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回忆呈现知识,问题层层递进,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逐步构建“气体制取的知识网络”并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另外,“教学”就是教学生“学”[1],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反馈,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间引思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体验、想象和思维,这样才能缔造出高效课堂。2学习分析2.1根据装置选择制作原理,学生可能会误判。固液常温型、固体加热型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这点学生来说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在用固体加热型制取O2时,实验装置的试管中有的塞有棉花,有的没有塞棉花,学生

3、不太注意会把原理弄错。教学中应强调加热KMnO4制取氧气时,由于在高温下高锰酸钾蒸汽会在导气管处冷凝,从而造成阻塞,严重会导致装置炸裂,所以对应要选择塞有棉花的那个装置,没有塞上棉花的那个装置是加热KClO3制取O2的装置。并且还要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室制O2的情况:加热KMnO4制取O2时,有些实验小组操作不当,忘了塞上棉花,水槽中的水都变成紫红色的了。学生回顾了自己的历史,误判现象就不会再产生了。另外,学生对于反应原理是选择对了,但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考试中写错了。复习中必须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多抄多写,反复记,循环

4、记,直到烂熟为止。2.2收集方法的拓展,学生可能会出现疑惑。cd图一如右图一的收集方法是现在考试中聚焦的一种创新的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该装置收集气体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大小的比较来确定气体该从何处进。集气瓶内原有的是空气,若要收集CO2,因空气密度比CO2大,则从c进d出;若要收集的是H2,因H2的密度比空气小,则从d进c出。图二ab另外还有如图二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这也是一种利用密度大小的比较来确定气体该从何处进的装置,因一般气体的密度水小,所以应从b进a出。实际上通过上述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都总会

5、感到抽象,还是有疑惑。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用吸管喝饮料的时候,吸管是插在液面以下才能把饮料喝到口中,还是液面以下呢?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如何才能把饮料瓶中的饮料吹出来?有了直观的探究和理解,学生的疑惑自然就会豁然开朗。2.3气体“检验”和“验满”易混淆。2.3.1检验是还不知是这种气体,利用物质的“特性”的表象来证明“是这种物质”。如检验CO2就是用其特性“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检验O2时也是用其特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O2。2.3.2验满是已经知道是这

6、种气体,利用其性质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能够说明该气体已经装满集气瓶就行。如验满CO2时,常规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移近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也可以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瓶口,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已满;还可以用湿润的紫色湿润试纸放在瓶口,若变红,证明已满。利用的是CO2的性质,但不一定是“特性”。验满O2的时,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往往是不注意审题,没有留意到中用的是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因此,需着重强调学生审题,是排空气法,就用带火星的木条移近瓶口来验满,若是排水法就观察瓶口是否有气泡逸出来验满。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明确

7、:“检验”、“验满”的区别在于位置不同,检验是在瓶内进行,验满是在瓶口处进行;“检验”是应用该气体的“特性”来说明,然而“验满”不一定用该气体的“特性”,利用其性质中某一条性质都行,只要方法简便即可。3教学重、难点:3.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2比较归纳O2、CO2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推断其它气体的制取方法。3.3气体的检验和验满。4教学方法:4.1教法:五环教学。“五环教学”,即导入——导学——点拨——反馈——反思五个环节。4.2学法:合作学习、派对优助。《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

8、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派对优助”即采取班上的优生与问题生形成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先进行合作学习,在该小组中解决问题后,再利用派对优助帮扶小组进行一对一的“兵教兵”合作学习方式,帮扶班上的问题生。4.3思路:“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