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

ID:5804811

大小:3.36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25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_第1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_第2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_第3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_第4页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射阳县实验初中2014年秋学期初三化学综合练习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70分试卷Ⅰ(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222.生活中处处有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 B.菜刀生锈 C.灯泡发光 D.天然气燃烧2

2、3.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抗氧化性强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D.密度低24.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带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C.在实验室集中处理    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25.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正确的是( )A.振荡试管的操作B.给液体加热C.滴加液体D.倾倒液体26.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第112号

3、元素的符号位Cn,它的中文名称为鎶。已知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其质子数是112,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2B.165C.277D.38927.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集气瓶    B.量筒    C.燃烧匙    D.试管28.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和氮气中的一种,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      B.伸入燃着的木条10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试验气体的溶解性2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

4、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埃博拉传播的可能途径之一是咳嗽产生的飞沫,“飞沫”传染——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充足的阳光下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30.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3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大量热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32.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以用(  )A.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D.难以确定33.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二氧化锰的质量(n)与时间(

6、t)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BCD3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仰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大于15mLB.小于15mLC.等于15mLD.无法确定1035.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

7、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试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其中文字表达式2分,共40分)36.(2分)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和臭氧②稀有气体③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④水和双氧水⑤冰和水的混合体⑥五氧化二磷⑦水银⑧⑨⑩。(友情提醒:其中⑧、⑨、⑩图分别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用序号填空:其中:(1)混合物有_______;(2)纯净物有_______。37.(7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对蜡

8、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温度最高。(3)下列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_____。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燃烧时有少量黑烟产生C.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