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31845
大小:4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8
《落花生说课稿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花生》说课稿太白县咀头小学柏建莉一、说教材、说课标《落花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课文,是现代作家许地山先生很有影响的一篇文章。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篇文章朴实无华,但主题深刻;小中见大,且富有生活情趣。在结构剪裁上,作者独具匠心,叙事完整而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在语言表达上,简洁明白,鞭辟入里,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寻味。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的主次”;而课标要求,高年级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
2、文的基础上学会读书,因此,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文章的主次,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了字词等常规的教学要求外,根据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有重点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都知道,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让学生知道课文中哪些部分是重点内容,则无疑于让学生去记忆一篇文章的重点分布。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简单地“灌输”。学生不能凭借教材举一反三,就难以形成能力。要避免这种弊端,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学法方面的指导和培养。教学中,我准备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正确地分辨重点非重点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三种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而且注意指导他们
4、各在什么情况下去运用。三、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设想,我拟订了以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学会生字新词,再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脉络,即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完成活动单上的问题生成------评价单的1-----4题1、用谜语导入法来导入新课。(直观导入) 大家都知道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同样上好一堂课也要重视开好“头”。为了引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我特意出示一幅图,并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当中有谁知道什么叫落花生吗?落花生有什么特征?等问题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落花生。 2、授新课。 (1)、初读课文。 为
5、了直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先教学生字,以便解决学生们朗读过程中的困难。接着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可分几段?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段落。 (2)、深入理解课文。 为了理解花生的品格。我运用谈话法来导入课文: A、同学们请找出:我们姐弟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板书)花生的好处(谈话)父亲说花生有哪些好处呢?父亲是怎样评议花生的? B、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还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根据班内学生的程度来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欢快之中学到新的知识,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
6、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他们探究新知的主动权。 父亲用什么方法来议论花生的?你们认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事物还有什么?身边有没有具有花生精神的人?(提问个别学生,教师小结) 3、巩固深化。 在教学结束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花生品格的深刻认识,我巧设了两道小练笔1、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___,但可贵的是___。我们的___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___。2、我爱___,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___,但可贵的是___。我们的不正像一样吗?他___。 4、总结全文。 为了深化主题:“人
7、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朗诵了许地山的生平,最后引领同学们铭记许地山的一段话。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铺助手段,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感受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一篇课文的板书设计好与不好,是直接影响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又反映课文的中心,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收花生 吃花生 好处:味儿美、榨油、价钱便宜 议花生(借物)可贵:不求外表、只求有用(春蚕、蜡烛、粉笔……) ↓(喻人)做人:不求虚名、只求奉献(护士、清洁工、老师……)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初步了解
8、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活动单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